-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___员工的心理.ppt
第八章 员工心理保健 第一节 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三项标准具体化为:一是没有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二是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三是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健康定义中加入了 道德健康概念,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结合。在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并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所谓“五快”指的是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食得快,说明胃口很好,对食物不挑剔,证明内脏功能正常;便得快,说明排泄轻松自如,证明胃肠功能良好;睡得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说得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心肺功能正常;走得快,证明精力充沛、旺盛、无衰老之症。 “三良” 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个性,即性格温和,意志坚强,经常保持乐观和幽默; 良好的处世能力,即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待人接物以“和为贵”为准则,遇事不斤斤计较,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志 1946: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①智力正常; 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④人际关系和谐; ⑤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⑥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界定心理正常与否应遵循 三条基本原则: ①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 ②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 ③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即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的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 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常见的心理健康鉴定工具 SCL—90自评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生活质量评定问卷 第二节 职业压力管理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美国、德国、芬兰和波兰,每10名办公室职员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压力和体力透支。 《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年曾经对252位活跃在中国商界的企业家进行了职场压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3539个接受调查的企业家中,有90%的人表示工作压力大,76%的企业家认为工作状态紧张.调查还发现,平均每4个企业家中就有一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许多企业家觉得内心孤独,甚至产生厌世心理。 一、职业压力的概念 个人对工作环境中新出现的或不良因素作用的非特定性反应。 《寒门之子考上大学无钱老父服毒自尽》 几千块钱的学费难倒了考上大学的徐州贫困学生姚以东,而多病的老父亲在无力支付儿子学费的巨大自卑感下无奈服毒自尽。 《女儿考上大学 贫病父亲自杀》 因筹措不到女儿上大学的学费,父亲饮农药自尽 三、职业压力管理 一)职业压力管理 1、压力评估 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来测评员工的压力、心理健康水平、压力来源以及压力对组织的影响和结果等。 2、管理改进 通过减少、消除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