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pdfVIP

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屈原否定论,屈原的思想,屈原的美政思想,屈原思想,严重违法违纪思想根源,剖析反面典型思想根源,反面典型的思想根源,反面典型思想根源,违法违纪的思想根源

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 作者:赵逵夫 【内容提要】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有的学者开始鼓吹一种新的否定我国伟大爱 国诗人屈原的观点。1983年以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发表文章或从史料方面、或从逻辑推 理方面、或从思想方法方面予以反驳和批判。但还没有人注意到日本的“屈原否定论”之产生, 同当时我国国内意识形态方面的状况有关。学者们曾集中力量驳斥的,其实并不是新的否定 论的始作俑者。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的提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往我国国内关于屈原 的研究尚欠深入,二是屈原作品读起来语言方面障碍较大,而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汉诗都是明 白易晓的作品,很多人不知道屈原。京都诗仙堂供有36位中国古代诗人,第一位就是苏武, 而不是屈原。这也就形成了日本一些对中国先秦文学了解较少的学者的心理定势。至于司马 光何以在《资治通鉴》中没有写到屈原,相当程度上是司马光作为一个保守派人物自我保护 的心理反映。 “ ” “ ” ““ ”” 一、日本新的 屈原否定论 的产生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不朽诗篇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 础。两千多年来,哺乳着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的创作是属于世界的。就全世界来说, 在当时像他这样的作家也是不多的。 近几十年来却有一些人对历史上是否有过屈原这个伟大的诗人提出怀疑。首先是清末民 初的廖平。此后又有胡适等人学舌以鸣,以求惊人。但自1951年的一次讨论之后,国内 再不闻有持“否定论”者。可是,近20多年来,日本有的学者又提出了否定作为伟大诗人的 屈原在历史上的存在的一些说法。 首先是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文学部的冈村繁博士,他于1965年发表了《楚辞和屈原 ——关于男主人公和作者之间的分离》一文。文中说: 汉代以前的楚辞作品,不是把屈原当成作家,而仅仅是当成忠臣来对待的。 还说: 《离骚》、《哀郢》均非屈原的自作,不仅从抽象的道理可以这样说,就是从内容和 表现方面也可以找到纠正的证据。[(1)] 冈村先生说:“如果《离骚》确系屈原所作,在最初的时候就要引起人们的强烈关心。” 因而断定《离骚》、《哀郢》等作品“是屈原死后,对其记忆犹新的时候的人的作品”。 冈村先生从内容和表现方面找到的证据,大体从班固、扬雄、颜之推批评屈原的言论发 挥而来,如说“屈原这样地吟咏自己的行动和心情,读之令人觉得也未免太自吹自擂”等等。 这当中有些事实和道理我在《〈楚辞〉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与班固刘勰对屈原的批评》一文中 已辨析和申说过。班固、刘勰对屈原提出批评一方面因为《惜往日》、《悲回风》已被刘向看 作屈原的作品而同《惜诵》以下7篇编在一起名之曰《九章》(东方朔、司马迁之时尚未), 一方面也同班固、刘勰较强的封建正统观念有关。至于依附新莽的扬雄和历仕三朝皆受尊宠 的颜之推对屈原的贬损,则或多或少同他们的自我辩护心理还有些关系。读者对一首诗的共 1 鸣,与读者本人的思想、阅历、鉴赏力有关,也与读者所处的环境及民族心理有关。我想,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和一些志士仁人,不至于都毫无头脑地去称赞和仰慕一个 十分浮躁浅薄的人。 冈村先生还提出一些理由,似乎也并不需要多辩。比如他说,在当时的楚国,“能够创 作《楚辞》那样需要高度修辞技巧的文学作品才能的诗人”,“恐怕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存在 着好几位”。以前有的“否定论”者曾提出在战国时代不可能产生《离骚》这样成熟的抒情诗, 也有的认为像屈原这样的“忠臣”,不会产生于秦汉以前。而冈村先生又认为“能够创作《楚 辞》那样需要高度修辞技巧的文学作品才能的诗人”会有“好几位”,可见,这些话都带有很 大的随意性。屈原前后,楚国确实产生了不少作家,在其前者如莫敖子华(沈尹章),无论 在政治上还是创作上,都深深地影响了屈原;大体同时者有庄辛,稍后者有宋玉、唐勒、景 瑳、荀况等。他们的创作说明了作为改革家与诗人的屈原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屈原对六国 之末楚国文学之影响,说明屈原并不是广袤荒原上的一棵孤零零的大树。但是,上面提到的 这些人,没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