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及其成因,北京沙尘暴天气,北京沙尘天气,沙尘暴成因,沙尘暴的成因,沙尘暴成因及综合防治,红色沙尘暴成因,血红沙尘暴成因,北京沙尘暴,北京最强沙尘暴
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及其成因
高寿仙
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较大规模的沙尘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为了深入了解沙尘天气的成因和规律,有的学者开始探究我国历史时期的沙尘天气现象[1]。首都北京是遭受沙尘天气干扰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历史上保留下了最丰富、最系统的沙尘天气记录的地区。这是因为作为帝制中国后期的全国政治中心,北京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和气象变化情况,都受到朝廷的注意并被记录下来。对于这些资料,应该充分加以发掘和利用。本文拟以《明实录》的记载为主,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明代北京沙尘天气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
一、明代北京沙尘天气的基本状况?
??
在讨论北京的自然环境问题时,有学者认为古代北京不存在空气污染,天空能见度极高,降尘量大是现今出现的新问题。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合乎事实。的确,由于较少有害气体的污染,古代北京的空气质量比现在要纯净得多,但沙尘弥漫的现象却并非始自今日。在《元史》中,就有一些关于北京沙尘天气的记录。如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丙戌,“雨土”;致和元年(1328年)三月壬申,“雨霾”;天历二年(1329年)三月丁亥、至顺元年(1330年)三月丙戌,“雨土霾”[2];至元四年(1338年)四月辛未,“天雨红沙,昼晦”[3];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三月庚子,“大风自西北起,飞沙扬砾,白日昏暗”[4]。这些载入正史的沙尘天气,应当是规模比较猛烈的。而一般规模的沙尘弥漫现象,在元代北京恐怕经常可见,所以史籍中有“幽燕沙漠之地,风起则沙尘涨天”的记述[5]。?
笔者对《明实录》以及《明史·五行志》中有关北京沙尘天气的记载作了初步整理,并以20年为间隔,将洪熙元年(1425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220年划分为11个时间段,对各时间段出现沙尘记录的次数进行了统计。从表一所显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时间段被记录下来的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呈上升趋势。如将1445-1644年划分为前后两段,则1445-1544年的100年间共出现沙尘天气记录49次,1545-1644年的100年间共出现沙尘天气记录83次,后100年比前100年的沙尘天气记录增加了59%。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有日益严重化的趋向。除《明实录》记录下来的比较严重的沙尘天气外,明代北京还经常出现规模稍小的沙尘弥漫现象,以致当时市井中曾流传着“天无时不风,地无处不尘”的谚语[6]。弘治年间漂海来华的朝鲜人崔溥曾谈到,北京“其山童,其川污,其地沙土扬起,尘埃涨天”[7]。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方文人,对这种天气颇为不适。屠隆在《在京与友人书》中曾抱怨说:“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人、马矢和沙土。”[8]陈大声作词嘲北京巷曲中人,中间有这样的语句:“门前一阵骡车过,灰扬,那里有蹋花归去马蹄香?”[9]姚旅指出:“京师风尘涨天,独少流水。”[10]袁宏道也谈到:“京师风霾时作,空窗净几之上,每一吹号,飞埃寸余。”[11] ?
??
表一 明代北京沙尘天气发生的年代分布?
时 间 段? 1425?
-?
1444? 1445?
-?
1464? 1465?
-?
1484? 1485?
-?
1504? 1505?
-?
1524? 1525?
-?
1544? 1545?
-?
1564? 1565?
-?
1584? 1585?
-?
1604? 1605?
-?
1624? 1625?
-?
1644? 沙尘次数? 1? 6? 9? 11? 17? 6? 23? 15? 8? 18? 19? ??
在季节的分布上,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主要集中于冬春时节,特别是农历正月到四月。据笔者初步统计,《明实录》中的沙尘天气记录在各月份的分布情况是:正月19次,二月36次,三月36次,四月20次,五月5次,六月0次,七月0次,八月1次,九月4次,十月3次,十一月3次,十二月6次。正月至四月共计111次,占总数133次的83.46%。这是因为沙尘天气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风,二是要有沙源。北京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每年冬、春是干燥多风的季节。根据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北京春季(3-5月)降水量为45-80mm,仅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夏季(6-8月)降水量在400-600mm之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秋季(9-11月)降水量在70-11mm之间,只占年降水量的14%,冬季(12-2月)降水量只有10mm左右,仅占年降水量的2%;北京春季的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6%,;1-12月的风速(米/秒)数值分别为2.4、2.7、3.0、3.3、2.8、2.2、1.7、1.6、1.8、2.1、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