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模式、消化吸收能力和技术赶超--基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微观运行机制的分析.pdfVIP

技术引进模式、消化吸收能力和技术赶超--基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微观运行机制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讨会论 技术引进模式、消化吸收能力与技术赶超 ——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微观运行机制的分析 华东政法大学徐大丰① 研 究 摘要国有企业的微观运行机制决定了企业引进的技术特征,影响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 影响着我国实现技术赶超的步伐。要实现技术进步的良性发展,必须打破国有企业主要经 营者的行政任命制,必须废除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的行政级别制,恢复经理人市场的职业监 督功能,建立技术进步导向的国有企业动态考核机制。 关键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微观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我国技术落后的状态,我国政府借鉴国际经验②采取了“市场换技 术”的技术引进战略。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技术引进尽快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尽快缩小我国 与发达国家技术方面的差距,最终实现技术赶超,走上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生经济增长道 路。的确,与自行研发获得技术相比,技术引进无论是在成本投入,还是在技术风险上都要 引进战略的初衷大相径庭的是,虽然技术引进对于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但是30年来,我国的对外技术依赖越来越强。以专利申请量为例,根据2007年12月 11日中国科技协会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举办的“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报告 会”的一份报告中披露,中国在移动通信、遗传工程、光学记录等十大高新技术领域专利申请 量方面,与国外比例悬殊,上述领域比例分别为1:9;2.5:7.5;0.5:9.5。无论是我国授权 的发明专利数量,还是国际授权专利的数量,我国都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的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2007)也同样显示, 虽然中国企业创新及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尽管 中国企业产品开发供给能力水平已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高利润的产品 仍然较少。轻纺日用品品牌、材料能力尚弱;IT电子产业在中国市场高端终端产品仍然以 国外品牌为主,重要器件主要靠进口;设备领域,高端产品主要靠外国公司供应或提供技术; 冶金、化工材料,产业规模很大,高端产品、核心产品仍然主要靠进口。 种种迹象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的力度很大,但是技术赶超的进程相当 ①徐大丰,男,江苏省淮安市人。经济学博士,现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量经 济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等。通讯地址: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龙源路555号华东政法大学商学 院,邮编:201620电子邮箱:dafeng_xu(勇sire.COITI。 ②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对美国的技术引进;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对日本和美国的技术引 进,最终使这些国家成功实现技术赶超,在技术上领先世界潮流,走上技术大国、强国的道路。 缓慢。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和反思,鉴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本 文从国有企业的微观运行机制角度对于企业的技术引进模式的选择、消化吸收的能力提升 等方面对实现技术赶超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文下面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从 微观运行的角度阐述我国国有企业采纳技术引进方式的原因;第二部分对于我国国有企业 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和状态进行分析,并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微观运行机制上解释国 有企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能力低下的原因;第三部分以我国国有企业引进技术的模式为基 础,分析消化、吸收能力的低下对技术赶超战略实施的影响,并提出以技术引进促技术赶超 战略能够顺利实现的条件和建议。 一、技术引进的模式与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引进的特征 1.技术引进的模式 就技术引进的目前状况来看,技术引进的模式主要包括组建合资企业(新设立或在原厂 地基础上组建)、战略性收购MA(部分收购或全部收购)、联合开发、技术许可、窗口模式 等。设立合资企业的模式进行技术引进时,技术引进方和输出方关系最为紧密,由于双方利 益共享,风险共担,这可以使技术引进方降低技术获得成本;双方容易对加速技术转让达成 默契,保证了技术转让的实施时间,提高技术引进的效率。此外,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