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然氧化层掩模真空紫外硅闪耀光栅湿法刻蚀制作.pdf

利用天然氧化层掩模真空紫外硅闪耀光栅湿法刻蚀制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摘要 本文首先概括了闪耀光栅的历史,特点与分类;介绍了制作非对称锯齿彤 闪耀光栅的各种方法,突出介绍了近些年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一些振奋人 心的成果:着重介绍了基于硅各向异性刻蚀制作闪耀光栅的原理、最新进展和 相比其他技术所独有的特点,这个方法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闪耀光栅的最 大特点就是将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衍射到某一个非零衍射级次上,非对称锯齿 槽形是闪耀光栅的主要轮廓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 波段.卜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重要,同时对非对称锯齿槽形闪耀光栅的制作也提 出了更高要求,包括超低粗糙度的闪耀面和通常方法难以做剑的小闪耀角,这 几点恰巧足硅各向异性刻蚀制作光栅的优势所在,所以掌握这项技术显得尤为 重要。 论文就是依托于本实验室良好的实验条件,针对真空紫外波段,对在单晶 硅上利用湿法各向异性刻蚀制作闪耀光栅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 些有意义的结果。 单品硅是我们制作光栅的基础,因此对单晶硅的质量、硅片的精确切割、 硅片的抛光以及硅片的清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严格的检 测,最终得到符合我们制作要求的带5度偏角的单晶硅片。 接着是利用热氧化层作为硅各向异性刻蚀掩模的研究。介绍了热氧化层的 获得,在理论和实验上对湿法刻蚀中的横向刻蚀做了详绌的研究,对热氧化层 掩模厚度和光刻胶线条的占宽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湿法刻蚀应用 在图形转移中的特点,发现了残余光刻胶对图形转移的影响,得到了初步的光 栅样品,对光刻胶掩模的质量和氧化层掩模的厚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然后是利用天然氧化层作为硅各向异性刻蚀掩模的研究。为了消除重力的 影响,在倒置状态下对光刻胶掩模进行高于其玻璃转变温度以上的烘烤,尽量 保证光刻胶线条高度的同时得到了光滑的光刻胶掩模,再结合光刻胶灰化技术, 进一步得到小占宽比、平直而且干净的光刻胶掩模。从理论上分析了对于我们 要制作的用于真空紫外波段的光栅来说,天然氧化层作为硅各向异性刻蚀掩模 是完伞可行的。在得到高质量光刻胶掩模的基础上,第一次在实验上利用天然 氧化层作为硅各向异性刻蚀的掩模,成功制作出接近于理想锯齿槽形的闪耀光 栅,其闪耀角为5度,线密度为1200线/毫米,闪耀面的均方根粗糙度约为0.2nm, 摘 要 其闪耀波长在140nm附近。 最后是对光栅样品的效率测量。首先分析了’在115nm~140m波段硅表面氧 化层厚度对反射率的影响,仔细测量了具有良好闪耀光栅轮廓的光栅样品S27 的在s偏振下的衍射效率,发现其绝大部分入射光的能量都被集中衍射到一1 衍射级次上,显示出优良的闪耀特性。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得精确的光栅轮廓, 对效率和槽形效率,计算的绝对效率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在l35nm波长处测 得的绝对效率为53.7%,其相应的槽形效率为83.2%。 如果改进工艺条件进一步得到更小占宽比而且平直的光刻胶掩模,就很有 希望制作出槽彤顶端缺陷更小的锯齿状闪耀光栅。对于制作极紫外和软x射线 波段的闪耀光栅而言,天然氧化膜作为湿法刻蚀掩模的方法容易制作出具有较 : 高槽形效率和光滑闪耀面的闪耀光栅,需要做的只是减小切割硅片时的切偏角 : 度或者适当增加光栅线密度。本文介绍的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步骤相对简单, 。二 往获得高槽彤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工艺难度及制作成本。 关键词:闪耀光栅,真空紫外,掩模,单晶硅,湿法各向异性刻蚀 ABSTRACT BIazed wIth gratIngs sa、^厂tooth asymmetric thedesirable pronlespossess of property mostofthe concentratlng difrractedinto

文档评论(0)

ww235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