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作品中温暖de乡音——浅谈方言与文学作品de结合.pdf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文学作品中温暖的乡音
— — 浅谈方言-9文学作品的结合
马敏娜
(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河南永城 476600)
[摘 要】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门类,方言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鉴赏中又具有不可忽视
的独特价值。这种 “乡土型”的文学语言是中国文化中渗透力较强的语言形式,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凝聚点,在文
学创作中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表达优势。本文着重论述 了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 “活跃精神”以及它的运用对于文学
作品不可替代的功能,更深地探寻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关键词】语言;方言;文学作品;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o(2011)03一OO9O—o3
近年来,一种文化现象在大众娱乐中引人注 会表现出不同的本质特点。文学用语言塑造形
目,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小品、相声、网络调侃 象,摆脱了具体物质的束缚,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时
等,方言这种 “乡土文化”的无形载体更有效地增 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就能够从多方面灵活地反
强了地域风情与质感,呈现勃兴之势。比如为人 映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文学作品所塑造出来
们所喜爱的陕西方言版的 《武林外传》和以川方 的文学形象和其他艺术门类所塑造的形象大不相
言为主、杂糅了各地方言的 《疯狂的石头》,还有 同,既不像绘画、雕刻那样给人以具体的视觉空间
这两年火得 “一塌糊涂”的满嘴 “东北大茬子味” 感,也不像音乐那样直接灌输于人们的听觉,更不
的小沈阳等,都将方言的魅力狠狠地 “炫 ”了一 像电影或戏剧表演通过演员的角色扮演生动形象
把,在中国内地的娱乐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地呈现给观众,而只能以语言为中介,在读者了解
如今,方言成为蔚然壮观的文化潮流,从最初 语言基本含义之上,凭借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表
的小打小闹、哗众取宠,逐渐转向冠冕堂皇、正大 达的 “真情实意”。因此,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感
庄严,从下酒小菜变成特色大餐,越来越成为传情 受是间接 的。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果不
达意、渲染气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在大众文 是本民族的读者,不了解其语言含义或不翻译为
化领域,而且在以自命严肃的文学领域,乡土精神 该国读者熟悉的语言,那么这些优秀作品所创造
和文学的地域性也有蔓延之势。 的形象便无法为读者深刻地感受。直到现在,还
一 、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精灵 有人说中国文学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翻译 “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欣赏首先是 味”是主要原因。比如,“脸皮”的 “脸”,林语堂在
对其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一 篇文章中就这样写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 以
每一个文学作品最初的创作源泉可能由于各种不 洗 ,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
同的动因。它可以是突发的历史事件引起的,也 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为
可能来 自于一次刻骨的情感回忆,或者是发 自内 之,也不为过。”这段话 中的 “脸 ”,如果汉译英保
心深处的打抱不平、义愤填膺。文学作品的表达 持 “原味”,恐怕是难乎其难。
形式也多种多样 :它可以是一篇意境深远的散文, 文学语言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色彩,它就像
也可以是一连串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