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博士的职责和考选方式的演变.pdfVIP

论秦汉博士的职责和考选方式的演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秦汉博士的职责和考选方式的演变.pdf

第20卷第4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12月 v0I.20.N0.4 hJI工lal0fE毓cIIi眦№rⅢaI【柚倒ty(Educ蚵。士laIScienc髑) Dec.砌 论秦汉博士的职责和考选方式的演变 裘士京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秦泣博士官的设置是文化教育领域的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博士的职责、考选方式 及其分类在泰汉数百年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博士由备咨询的闲职成为专经博识的太学教师, 其选任更加合理。 关键词:秦汉;博士;职责;考选;演变 博士,即博学多能之士。应劭《汉官仪》日:“博士,秦官也,博者,通博古今;士者, 辩于然否。孝武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又日:“汉武初置博士,取学通行,博识多 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为高第,朝贺位中都官,史称先生,不得言君,其真弟子称门人。” 秦汉时期博士在职责、遴选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他们人数虽少,但对政治、文 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曾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就秦汉博士职责及其演变,博 士的分类、遴选方式以及博士的作用地位所作的考证,是在近几年研究中国考试制度史的基 础上进行的。不妥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一、博士的设置和职责 博士这一官职在战国末时许多国家都曾设置过,《宋书·百官志》:“六国时往往有博士”, 近人王国维先生考证曰:“博士一官,盖置于六国之末,而秦因之”。史载秦有博士七十人, 其中较著名的有济南人伏生、燕人卢敖、齐人淳于越、泰山人羊千、叔孙通等。籍贯不详的 还有周青臣、鲍白令之、桂贞、沈遂、茅焦等人。依考证,博士即秦代的吏师。崔适《史记 探原》卷三:“吏,谓博士也。”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同其说。秦“以吏为师”,当然并非 所有的吏都是师,而是指文吏,博士负有为师的职责。秦博士的主要职掌有三:一日“通古 今”;二日“辨然否”;三日“典教职”,即作为学者、专家,备顾问,也负责教育,但似乎 并无具体的职掌。从有关记载来看,他们曾参与议定帝号,刻石颂秦穗,议封禅祭泰山之 事,随秦始皇出巡,参与祝寿、庆典,随时咨询顾问等事。但大都无实权,所提建议仅供决 策者参考而已,且因博士的一些建议如分封子弟、确立扶苏为太子等与秦始皇的思想相左, 而不受重视,并没有发挥较大的作用,以致被方生术士们指责为“特备员弗用”。此外秦朝 还有太傅,是为君王师傅。在地方上秦始置“三老”,掌教化。汉承秦制,也设置了博士官。 汉初,博士的职掌与秦朝同,主要是参与制礼、议政备顾问。当时,因干戈尚未停息,为了 收稿日期:2002一lO 万方数据 84 “平定四海,亦未遑庠序之事”。叫汉初统治思想是黄老、刑名之学。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 时期,都好黄老之术,经陆贾、贾谊、晁错、田蚧等人的推动、倡导,兴学重儒的风气已开 始出现,儒学的地位也在上升之中。汉文帝时,贾山曾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 道”∞的建议,未得到文帝的采纳。 经过数十年的恢复和发展,汉武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已屹立于世界东方。大一 统的国家需要建立适应其进一步发展的意识形态,董仲舒的三道对策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同时,兴教办太学的条件已成熟,董仲舒等建议兴办太学,养天下 之士,认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愿陛 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o丞相赵绾奏请 弘正式奏准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均得到武帝的赞同,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 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亦称博士弟子员、太学 生或“诸生”。从此,太学教授成为博士的主要职责,这一职能的转变对中国儒学的发展和 文化的进步意义重大。博士执掌主要为教授经学及典礼事宜,所以,西汉也称博士为学官、 儒官或礼官,同时,博士与秦一样还需参与议政,备皇帝顾问。东汉后博士参政议政,以备 顾问之制渐废。 博士不仅应熟悉经史百家或专治一经,还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o汉初 置一经博士,武帝时罢黜百家,始置五经博士,乃专主儒学一家,太常差选聪明威重一人为 博士仆射(东汉称祭酒)总领纲纪。武帝时初置博士弟子仅50人,昭帝时满百人,宣帝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