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泰坦尼克号到RCA事故原因调查
蓝飘带之争
19世纪60年代,参与经营横渡大西洋客运业务的各船运公司,为了标榜自己的实力,纷纷以“速度最快”为追求目标,逐渐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以最快平均速度横渡大西洋的邮船,有权在主桅顶上升起一条长长的蓝色飘带,以彰示自己速度最快的桂冠。如果新船在处女航中赢得蓝飘带,则是大西洋两岸各船运公司和船长最大的荣誉。在当时,这顶桂冠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乘客,而且也能带来无上的荣耀——那是一个重视荣誉胜于商业利润的年代。
蓝飘带代表了划时代的技术成就和人类工业文明的精华。
20世纪初,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英国卡纳德轮船公司在横渡大西洋的航运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907年,卡纳德轮船公司投用了首次使用大型蒸汽轮机的“毛里塔尼亚”号,赢得蓝飘带。面对落后局面,在大股东IMM国际海运公司的财力支持下,白星公司决定迎头赶上,推出更大型巨轮,打破竞争对手“毛里塔尼亚”号创下的纪录。
1911年,白星公司以当时货币七百五十万美金的巨资,委托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建造“泰坦尼克”号豪华邮轮。“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厂长威廉;皮列里(William Pirrie)、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Thomas Andrews)以及总经理亚历山大;卡利斯勒(Alexander Carlisle)设计了泰坦尼克号。白星公司总经理常务董事布鲁斯;伊斯梅(Bruce Ismay)在设计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意见,包括救生艇数目的配置。
1912年3月建成下水的“泰坦尼克”号总吨位四万六千三百二十八吨,排水量六万六千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四万吨吨位的客轮。船长二百五十九米,最大宽度为二十八米;船舵重量超过一百吨,一共有三只螺旋桨,中间最小的螺旋桨二十二吨重,两侧的螺旋桨则有四十吨重,桨叶长七米。这个钢铁庞然大物的航行速度可达每小时三十海里(约五十五点六公里)。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设计产物。它拥有双层船底,由设有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将船底分为16个水密隔舱。水密门由电气或人力驱动,可将漏水沉船的风险减至最低,即使其中的四个水密舱破裂灌满了水,也无关紧要。白星公司告诉新闻界,“泰坦尼克”号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船。但白星公司并没有告诉新闻界,这15道水密隔墙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水密隔墙,只建到了较高的D层甲板,中间的八道水密隔墙则只建到了低一层的E层甲板。如果前2个水密舱大量漏水且无法堵漏,那么海水就会逐步越过第3、4道水密隔墙把中间的几个水密舱灌满水,导致沉船。公众和新闻界也不知道“泰坦尼克”号没有设计探照灯,如果有探照灯的话,瞭望员可以提前发现冰山。
同时,公众和新闻界也不可能清楚知道建造“泰坦尼克号”所用的钢板含有许多硫化锌杂质,如果将这种钢板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钢板会变得更加脆弱,撞击时更容易裂开。
“泰坦尼克”号还是一艘豪华的船。客轮上下共十一层,拥有七百六十二个舱室、七公里长的游廊。船上有豪华餐厅、酒吧、娱乐室、舞厅、游泳池,装修极尽奢靡华丽。客舱内装饰着高级灯饰、铺着厚厚的地毯,甚至天花板也炫人眼目。如同一个豪华都市的缩影,一座壮丽而巍峨的海上璇宫,可以为白星公司的乘客们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
当时的国际通用海事安全规则要求: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认为在救生艇配置方面体现了“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处女航和冰海沉船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处女航,计划前往纽约。启航前,白星公司作出临时工作调整,调离“泰坦尼克”号的二副布莱尔,布莱尔匆忙离开“泰坦尼克”号之前,布莱尔把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放在口袋里一同离开了“泰坦尼克号”。如果有这把钥匙,就可以很容易地打开柜子取出瞭望台上唯一一副双筒望远镜。
为了打破卡纳德轮船公司“毛里塔尼亚”号创下的纪录,赢得蓝飘带,船长爱德华;史密斯(Award;Smith)指挥“泰坦尼克”号选择了距离较短但水温更低的北航线。
海上风平浪静,“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中顺利航行,史密斯船长执行了白星公司每艘新船都要慢速前进的规定,使“泰坦尼克”号以每小时二十二海里(约四十点七公里)的保守速度前进。如果顺利的话,按照这个速度,仍可能创下横渡大西洋的最快纪录,船长和船员们都十分兴奋,而乘客们也正享受着舒适愉快的海上之旅。1912年冬天是几年来最暖和的冬天,人们依然记得,从北极冰原崩裂后飘入北大西洋的冰山特别多。白色的冰山飘浮着,就像被逐出家园、四处游荡、心怀忿忿的流浪汉。
一路上,船上的电报员菲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