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牡丹江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调查报告.doc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和家人正在吃玉米稀饭。 “在改革开放前,农民因为没有供应粮食,日子清苦。”想起当年的艰难岁月,赵宝磊甚至用“没有不好吃的,没有吃不完的”来形容当时农民的生活。由于严重缺粮少米,大多数农户一天三顿都吃玉米稀饭,稀饭稀得人影都能照出来,天天吃玉米,吃得人恶心。 “因为没有东西吃,大家连草根树皮都没有放过。”说,1978年的时候,国家粮食供应还是定量,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生活都比较艰苦,一遇到饥荒年,还是有要饭的。
,在市西二条路的一家饭店看到,这里的稀饭有十多个品种,让人看花了眼。“来一大碗小米稀饭!”这位叫王永和的食客告诉,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在家里吃饭都是大鱼大肉,朋友、单位聚会也是大吃大喝,造成身体发福、营养过剩。现在为了身体健康,讲究营养均衡,又回过头来吃小米、玉米等粗粮,以及其他绿色食品。如今他隔三岔五都要到这里吃小米稀饭,并戏称为“清肠”。
以前的东北,家家户户最常见的是储存大白菜,而如今的牡丹江的饮食文化足以证明改革开放的成效。现在在牡丹江可吃到地道的东北农家饭和朝鲜族特色美食,如涮羊肉、鱼宴、筋饼、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朝鲜冷面、朝鲜烤肉、狗肉汤、狗肉全席等,还有各种特色山珍野味,如榛蘑、鹿肉等。
“从追求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江老百姓的饮食观念经历了3个过程。”牡丹江市一家饭店负责人说,30年前,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吃饱;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解决了百姓吃饱的问题;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吃出营养和健康。
30年前,在春回大地、乍暖还寒的时节,一些人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者”,从练摊做起悄悄办起了企业,“万元户”成为当时先富群体的代表。30年后,年轻的新生代们以他们的知识和朝气勾画着“创业”的梦想,投资创业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主旋律,成功创办民营企业成为众多青年的榜样。 在经过了30年的风雨后,牡丹江的民营经济破“茧”成“蝶”。截至2007年末,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为69465户,从业人员25.9万人;注册资金达到122.9亿元,民营企业实缴税金12.5亿元,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的95%以上均来自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允许到允许,从不承认到承认,从承认到“松绑”,从“松绑”再到走上经济主战场,这既是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牡丹江不断解放思想的心灵历程。
1978年,虽然单调的灰色蓝色衣服仍然是牡丹江人标准的服装,但是妇女们开始涌向百货商店,从有限的供应品种中选购衣料。这一年,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走街串巷卖瓜子和山货的小贩多了起来,管理人员追着小贩满街跑、撅秤杆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股春风”。可这一年,牡丹江个体工商户还不到500户,从业人员只有近千人,行业大多以修自行车、补鞋为主,几乎没有什么产值。
年过五旬的杨玉赢是在1979年听到了“个体户”这个词。1977年返城后,凭借着在“青年点”学到的木工手艺,待业在家的杨玉赢开始给人家打家具。1979年,街道在统计就业情况时,给杨玉赢的职业一栏添的就是个体,为这杨玉赢还和人家干了一仗。 虽说打家具的收入并不少,但在家人和亲朋的眼中,杨玉赢是个没有“着落”的人,就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1980年,通过家人的“挖门盗洞”,杨玉赢成为了地方国营企业——牡丹江建设水泥厂的一名工人。 如今,已是全国奢侈品领域知名品牌的东北虎皮草有限公司总裁张志峰,就是牡丹江首批五户个体工商户之一。“我母亲以前开的还算是‘黑店’,到了我这一代,就是正宗有执照的了,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提起当时的情景,张志峰感触颇深。“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政策的松动,再加上经济短缺时代没有结束,让“张志峰们”一不小心就鼓起了腰包,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开始被激发。部分“洗脚上城”的农民和待业在家的小青年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市经商主体的主体,开小饭馆、倒卖服装、裁剪衣服的,卖手表、雨伞、录音机的……牡丹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个体户。
随着城市经济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发展,联营、外资、股份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工资、个体被雇收入、离退休再就业收入、其他就业者的劳动报酬等其他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多,成为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到2007年,牡丹江城镇居民人均工资及补贴收入达到6388.80元,比1978年增长19.1倍。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