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4 沪教版第二册.docVIP

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4 沪教版第二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4 沪教版第二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选出与例句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是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 A.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 ——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B.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C.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D.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2.“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对这段话的感情色彩理解正确的项是:[    ] A.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之情。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就出了意外,失去了最伟大的导师和亲密的战友,有痛惜之情,但主要是作者自己深深的自责。 C.这段文字可看出恩格斯沉痛之中又有敬重、痛惜、宽慰之情,感情细腻而又复杂。 D.作者受情境所限,以“停止思想”和“永远地睡着了”代替“逝世”,以“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渲染内心的伤感和遗憾,虽悲痛而不失自持。 3.与“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修辞相同的项是:[    ] A.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继续挣扎着前进。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追问。“老了”。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揣摩语言,完成习题。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和□□,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 A.对比                       B.衬托 C.欲扬先抑                   D.夸张 (2)在文中方框处依次填入三个词,应是: □□、 □□、 □□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句话有什么艺术特点?它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9题。 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是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谁追求不止,谁就青春长在。一个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 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中,不必说世俗的成功,社会和历史所承认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目标。在这里,目标即寓于过程之中,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本身就成了生存方式,这种追求愈执著,就愈是超越于所谓的成败。一个默默无闻的贤哲也许更是贤哲,一个身败名裂的圣徒也许更是圣徒。如果一定要论成败,一个伟大的失败者岂不比一个渺小的成功者更有权被视为成功者?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阻止的追求是一种□□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周国平《比成功更宝贵的》 5.在方框处应填入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 6.文中所讲的“比成功更宝贵的”是:[    ] A.青春的梦                   B.追求本身 C.成功的喜悦                 D.生命的延伸 7.对“渺小的成功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软弱的成功者 B.取得小成绩的人 C.年轻的成功者 D.在失败面前成功是渺小的 8.“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是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划“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不是追求的主要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