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男权意识
:花间词;女性形象;男权意识
:前 言
《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由《花间集》而得名的花间词在中国词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风格体貌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同时也使得文学界对词的研究更加重视。
近年来,学术界对花间词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对花间词的意象、女性形象、创作的情景模式、色彩与情感、社会文化阐释等方面的研究。其二,针对花间词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孙光宪、李珣等的个人的专题研究。其三,宫体诗与花间词、花间词与易安词的比较研究,但缺乏将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男权意识相结合的研究,对于词中折射的男性心理层面分析则更少有学者撰文涉及。对花间词的单个词作者的研究和对比研究很热门,但鲜有涉及“花间词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权意识“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试通过分析花间词女性形象来剖析文人士大夫的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心态、困惑,并从文化层面、心理层面、文学层面进行深度解析,对全面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男权意识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引起我们对现代社会男女关系与女性地位的思考与审视。
花间词中女性形象产生的原因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芊芊之玉指,指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肋妖娆之态。”由此可以看出花间词多关注闺阁绣帏生活,所以他们塑造的形象也大多与女性有关,并且带有世俗的风情。花间词的内容与题材相较传统诗文要狭窄的多,没有气贯长虹的壮丽山河,没有热闹非凡的世俗生活,没有充满硝烟的战场厮杀,而是多关注于女性闺房和女性离愁别绪。花间词人这样沉迷于女性世界,趋向热闹的歌舞场合,惯向花丛去,这也难免在词中描写女性形象排比艳色,以及形成富丽堂皇、红香翠软的外在题材特征和绮丽的风格特点。而这些与女性形象刻画又与社会背景时代风气,词的实用性与合乐性密不可分。社会背景与时代风气
隋末唐初科举制度得以确立,给寒门士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因此,新兴地主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这些新兴的士大夫阶层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心。但到了唐朝中后期国势衰微,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些新兴地主阶级们的报国理想无法实现,靠科举入仕的寒门士族深感进取无路报国无门,于是便产生了精神寄托。因此“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到了晚唐五代更是如此,士大夫们沉醉于莺歌燕舞之中,流连于烟花弥漫之地。正是处于歌舞宴乐的环境,出于对闲适寻欢心情的追求,这些寒门士大夫们忘记了当初寒窗苦读时的艰辛,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了真情真性。由于当时燕酣成风,士大夫们耽于享乐,每天六神无主,自然就以为身临仙界,眼前个个仙女了。他们混迹于花间,这样的情爱又无比诱人,且富有强烈的激情,刺激到了各个感官机能,使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描写起来也得心应手,使得眼前之人香艳无比,于是就形成了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回闻的形象。词的实用性与合乐性词是随着燕乐的兴盛而兴起的,自然是在燕乐的环境之中孕育。“在词盛行的唐五代与北宋,词人创作一首新词抒发某种感情,并非是唯一的或最终目的,词的首要价值与意义,并不在于词这一文体,而在于曲调,首先关注的是乐曲的美妙与绝佳的视听感受,因此,词具有实用性。”筵间席上的这些词是要供歌妓演唱的,词描写的对象也大多是歌妓舞女。为了融入到现场的气氛之中,歌词就要符合歌妓的身份特点,但是又不能具体的描写歌妓,只有通过对歌妓的抽象化描写这样才能适应歌妓演唱的不同场合,因此,词具有合乐性。同时运用那些普通的意象和词语来对歌妓进行描写有助于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审美,有助于不同文化层次的歌妓演唱,并且不局限于士大夫自我愉悦,还增强了士大夫与歌妓审美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期达到共同娱乐共同进步的目的。花间词中女性形象的分类阐述“《花间集》共收录了十八位词人,共计五百首词。其中有411首是关于女性描写的,占全集的83%。即使其它89首也多少提到了关于女性的一些特征,只是其主题不在于描写女性情感与外貌等。”花间词主要在于描写女性,因此,就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思妇怨妇,二是歌妓舞女,三是美妇淫妇思妇怨妇形象闺怨,顾名思义,闺中之怨,一般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者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主要是女性在特定的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伤失落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也许正是因为词女性化的中心品格,所以就自然而然的与闺怨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花间词人便是闺怨词的鼻祖。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