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 2.1 旅游景观的欣赏学案 中图版选修3
第二单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
旅游景观的欣赏,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景观的欣赏”包括事先了解景观特点、精选观赏点位、把握观赏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五项,并介绍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著名旅游景观的特点和成因”,以黄山为例介绍山地景观,以夏威夷为例介绍海域景观,以长城为例介绍历史遗产,以巴黎为例介绍城市景观,从而了解各类景观的形成及特点。
“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介绍了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
1、了解景观特点:
(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
例:济南大明湖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奇观。为何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其实真正无蛙鸣的原因是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了解景观的布局:如路线的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
例: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总之,了解景观特点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也越多。
2、精选观赏点位
苏东坡《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位置,所观赏到的景观有不同的效果。东坡居士虽未能观得庐山全貌,却也辩证地领悟到了山之成岭成峰的真谛,告诉我们,应从远近、高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赏。
(1)距离的远近: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例如:观赏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天下第一桥”,不走到特定的位置,就无法看到浑然天成的“桥”的奇观。
(2)角度:特定造型的地貌,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如黄山的“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
(3)视角(俯视与仰视):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
(4)动与静的对比:
例:船在漓江中漂游,山体随着船只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
广西桂林七星岩月牙山前的“花桥”,坚固的桥身在水中倒映出几轮“明月”,体现了静态美。
3、把握观赏时机
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
(1)季节:例如由于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四个季节都可以观赏。
但: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适宜在夏季观赏。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但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之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最适宜在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
(2)特定景观的特定时间:泰山日出、黄山日落、青海湖鸟岛(5月份)、大理蝴蝶泉的蝴蝶会(4月)、钱塘潮(八月十八)
(3)无规律的特定现象:更有许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佛光、海市蜃楼等。这些景象的出现都是有条件的,时间、地点、季节都很重要,否则景象全非。
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要深入感受景观的美感,真正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必须先了解景观的内涵。因为每个人被旅游景观所激发出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各不相同。
例: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哎,真累呵!”
由此可以看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实际上是与提高个人的审美素质相联系的,要求旅游者要以情观景。
5、提高审美素质。
以丰富的内心情感寄情于山水,去感受景观之美。
(1)综合感受。不仅要通过视觉、还要通过其它感觉去综合感受。如大自然的声音。
(2)发挥想象。如: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3)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欣赏景观的同时,神游于之间,才能真正体会“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气概。
由此可知,审美能力实际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三方面。
3
用心 爱心 专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纯碱的生产》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2.doc
- 高中化学《芳香烃》学案8 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化学《芳香烃》学案10 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化学《芳香烃》文字素材9 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化学《芳香烃》文字素材8 新人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5 鲁科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4 鲁科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醛 羧酸》教案2 苏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2 鲁科版必修1.doc
- 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湘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1 湘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教案2 湘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 1.3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教案 中图版选修4.doc
-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 2.3 旅游资源的评价学案 中图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利于为例》教案 湘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3.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教案 湘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地理 3.2旅游资源评价教案 湘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湘教版必修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