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民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林民俗

柳林民俗 一、春节 柳林民间称除夕夜到正月初一(俗称大年)为过年,俗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者即是。广义的过年包括整个“新正寿月”,届时家家灯烛,户户红联,老者欣喜,儿童雀跃,共同沐浴着普天同庆的欢乐。除夕俗称年除。早饭习吃油炸糕,以庆祝一年终结。晚上合家团聚,调凉菜、喝烧酒,称“年宴”。宴毕点燃院中炭垒火炉称“点旺火”(城区沿川一带称塔塔火)。睡前给旺火炉及家中灶膛里填放柏叶、柏木片或柏柴香,使香烟燎绕。除夕夜大人小孩故意迟睡或彻夜不眠,俗称“熬年”,也叫“守岁”。50年代前,除夕夜有接神仪式,阖家男子老少提灯笼,捧礼盘,盘内摆放香表、酒器、供献,从居室到大门内外诸神位前上香、焚帛跪拜,尔后燃放爆竹。大年早上,又行醮纸仪式。开门先放炮,然后点神灯。屋内供南海观音、灶君、财神、夫子爷(孔丘)、馗星爷(钟馗)。大小门口贴像供俸门神。院内供天地爷、土地爷、牛王菩萨、马王老爷等,诸神位前,敬礼如仪。此时,大门外灯笼高悬,满院中香烟缭绕,灯火通明,爆竹声声,此起彼伏。 ?   除夕下午大小门前、诸“神”位前均贴大红对联。“守孝”之家头年贴黄联,次年贴蓝色,第三年恢复红色。大小门外两侧摆放“拦门炭”各一块,上贴红签,或红绿纸条束腰点缀。或书“黑汉在此,百无禁忌”字样。 ?   大年早饭吃猪肉哨子(肉片汤菜)挂面汤(或长豆面条汤)。午餐主食羊肉水饺。饭前烧黄二酒以凉菜、炒菜为押品。 ?   大年早饭后,儿子、儿媳携幼抱雏,手执酒具,登居处给父母敬斟喜酒,行跪拜礼,祝福老人延年益寿。平辈年幼者给兄嫂拜年,行拱手作揖礼。拜年礼成,受礼者馈赠行礼者压岁钱。初三、初四日,上年成亲的新婚夫妻须携酒、肉、粉、点四色水礼给岳父母、舅、姑、姨、姐等近亲拜年。 ?   拜年礼在40年代前被认为“正伦”大事,不能苟且。60年代后渐被废止,但散发压岁钱一直沿袭不衰。80年代后,有的视交往关系分赠多寡,或有求于人时带有行贿色彩。 二、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日古称破五,意在破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大年初一起,家中扫地不倒土,积至初五太阳出山前持至十字路口倒之,谓作“送穷土。旺火炉燃剩的煤渣煤灰,不过破五不清理,届时结合清街扫院一并收拾。该日传统吃食为五谷面水饺,今已不传。 三、人日(人起) 正月初七为人日,俗有“人日补大年”之说。故柳林民间人日饮食与大年相同。该日晚上不令儿童外出串门,意恐“失魂”。 四、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灯节。柳林秧歌多在正月十二三出场,以元宵节为中心,古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之说。 ?   元宵节期间家家悬灯结彩,灯笼上多写“吉星高照”或字谜字虎。元宵夜观灯猜谜,是柳林人民寓教于乐的活动,富有历史文化传统。 ?   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门前又有“打夜火”之俗。于大门外近街畔处堆放葛针(酸枣枝条)或竖置高粱秸杆(俗称棒棒,成捆状),待日落之后,月华初升之时,家中大人手捧托盘,内置香表供献清茶一盅对天焚化祝祷,然后点燃街畔柴禾。霎时家家门前烈焰升腾,处处儿童欢呼雀跃。高升、二起脚响彻云霄,火光灯光照耀如同白昼。火势稍小时,儿童开始“扑火”,从火堆一侧跃过火焰跳向对侧。年幼者由父母抱越,俗传“扑神火”可以消灾免难。 ?   正月十五前,按地域或按宗族姓氏推出的纠首社家在村中(或街面)公地搭设天官神棚(柳林城川一带称盘子,为一木制神龛),张灯结彩安排灯会。神棚前插立木杆,杆头安置灯碗,排成九曲黄河阵灯油会,以十五晚为正会,前后延续数天(夜)。届时男女老幼接踵而至转九曲,庆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秧歌队、弹唱班、放焰火,人们尽情欢乐,在新正寿月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 五、添仓 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是农家预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节日。届时凡外出经商、拜友、串亲者必须连日赶回,以应添人进口之吉。家庭主妇捏蒸米面“仓官”,分别摆置炕头、窗台、水缸内(漂浮水面)、粮仓等处。炕头的仓官面塑男女老幼团坐炕头,象征“五男二女七子团圆;打场式仓官,老者执木锹,幼者扛谷袋,牛拉,碌碡,粮食成堆;水缸内放漂一只面塑鸭子,窗台上摆一只面塑小狗……各式仓官均附带面塑灯瓜一只,加捻注油,晚上点燃,别具风情。此时,儿童唱起歌谣:“仓官爷,添仓来,糜子谷,扛回来。大瓮圪堆小瓮满,盔盔钵钵都装满”、“仓官爷,添仓来,扛回个胖壮小子来,有吃有穿大发财。”儿歌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求和愿望。60年代粮食困难,人们以玉茭面加糖精代替小米面,敬神仪式废去。70年代后,城川一带逐渐不蒸仓官,南北山村偶尔有蒸塑者,但因米面疙瘩不易消化,蒸的数量甚少。青年人对此置之不顾,外出者届时也未必赶回。 盘子文化 柳林盘子是柳林民间年俗中元宵节主要社火活动之一,民间俗称“天官会”。多以居住地域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