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鉴》“臣光曰”的内涵和忧思,唐太宗谓侍臣曰,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太宗谓侍臣曰,臣光曰,辞曰臣之壮也,戊子上谓侍臣曰,唐太宗谓侍臣曰翻译,荆宣王问群臣曰,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
《资治通鉴》成书后职称论文/magazlinelib.html,在历
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
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
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
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1]
(卷 32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清朝开国名臣宁完我,曾给皇太极上奏折,提醒统
治者重视此书,他说:“如要知古来兴废的事迹,则有《通鉴》一书。此等书实为最紧要大
有益之书,汗与贝勒及国中大人所当习闻明知,身体而力行者也”[2](卷中《请译四书五
经通鉴奏》)。
《资治通鉴》之所以博得世人如此重视,不但在于其能以直书求实的史学精神写出一部信史,
更在于其能于浩如烟海的史事中择取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之事,以古鉴今,垂训将来。
综观《资治通鉴》一百一十九篇“臣光曰”,其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众多的历史
叙事得到了理论的升华,从而反映了《资治通鉴》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思想。因此,读《资治
通鉴》,不可不细读“臣光曰”;而细读“臣光曰”,必将对《资治通鉴》有更深入的认识
和理解。
一、关注国计民生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突出。面对这种情势,朝野上下“求
治”的呼声日益高涨。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著史,是这一高潮中出现的两件大事。前者推行
现实的改革措施,后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可谓殊途同归;前者成了历史的悲剧,后者却
成为不朽的名著。司马光试图借助于历史著述,为当时的政治统治提供政治服务。他说:“治
乱之原,古今同体,载在方册”[3](卷 17《进通志表》),人君要治国安邦,要巩固封建
统治,“不可以不观史”。而当时的统治者也正“欲遍观前世行事得失以为龟鉴”[3](卷
68《刘道原十国纪年序》),二者不谋而合,由此更加使司马光坚定了以史鉴今的撰写意图。
实际上,《资治通鉴》的内容是严格本着这一原则来撰述的。
在“叙国家之兴衰”方面,司马光非常强调礼治的作用,礼治思想是《资治通鉴》的思想核
心。司马光以之来择取史料,评判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司马光认为“以四海之广,兆民之
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4]
(卷 1《周纪一》),又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所以《资治
通鉴》在论东汉之所以兴盛,曹操之所以不敢代汉自立时,写道:
光武遭汉中衰,……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
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
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遊太學,是以教立于上,
俗成于下。……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贵戚擅权,嬖
幸用事,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浑殽,是非颠倒,可谓乱矣,然犹绵绵不至于亡者,上
则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之徒,面引廷争,用公义以扶其危;下
则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滂、许劭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
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
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
司马光认为礼法的精神应该在全国推广,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他将东汉乱极之
时仍绵绵不至于亡的原因总结为廷争和公义,将曹操不敢代汉自立的原因归结为名义,这是
将礼法提高到关系国家盛衰的高度上来,从而突出了礼制的作用。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5](卷5《王制篇第九》)
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紧密联系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所以《资治通鉴》重点记载
的另一方面是“著生民之休戚”。《通鉴》重视民生的问题,这在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中即可得知,其中,他将“生民休戚”和“国家兴衰”相提并论,便是开篇明确其写作宗旨,
指出《资治通鉴》这样一部书最终是要“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
在有关民心、民生问题上,《资治通鉴》也是浓加笔墨。比如,强调民心不可欺,其曰: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
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
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海经》中人兽伴生类神人形象论析——以四鸟鸟为助手的神人形象为例.pdf
- 《小王子》的审美现象学分析.pdf
- 《庄子》中不同的孔子形象分析.pdf
- 《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pdf
- 《建筑调研》课程——实习指导书.pdf
- 《快乐王子》两个汉译本中的特色词汇翻译研究.pdf
- 《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pdf
- 《手把手教你用Android开发新浪微博客户端》水的右边(安卓巴士整理).pdf
- 《接纳是儿童成长和培养自信的最佳土壤》.pdf
- 《改变,而非颠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pdf
- 《遥感应用模型实习》指导书武大.pdf
- 《金匮要略》附方探讨.pdf
-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的原则.pdf
- 《隋书.经籍志》史学思想初探.pdf
-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实施问题的探讨.pdf
- 《高级翻译教程》第四版与第三版内容对比昂立口译项目部杨瑛.pdf
-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初探.pdf
- 「克己复礼为仁」学术论争在研究方法上的意义.pdf
- 【Android开发Wiki】入门篇生命周期的管理ManagingtheActivityLifecycle(三)停止和重启ActivityStoppingandRestartinganActivity.pdf
- 【Android开发Wiki】入门篇生命周期的管理ManagingtheActivityLifecycle(四)重建ActivityRecreatinganActivity.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