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湖沉积物植硅体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pdfVIP

星云湖沉积物植硅体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貌•环境•发展 (2011 河南内乡会议文集) 倍; 干湿季分界明显,夏秋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北部湾东南暖湿气流控制而多雨; 冬春 受印度大陆北部干暖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控制而干旱。 图1 研究区域及采样位置图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ied area and drilling core 2.2 样品采集和年代 2004 年 7 月于云南江川县星云湖湖管站东约 1000 m 处(24°21270N,102°46128E)(见图 1) 采集沉积岩芯,采样点水深 8.2 m,透明度 38 cm。用美国产活塞式水下取芯器垂直湖面 取样,所得沉积岩芯(XY1)长约 85 cm,水土界面清晰,较好保证了采样质量。现场以 4cm 为间距连续分割采样品共 22 个用作植硅体分析。 沉积岩芯自上而下可分为 3 层,简述如下: 第 1 层:0~10cm 为深灰-灰黑色腐殖淤泥层,表层是 1~2cm 厚的未腐烂的生物残体堆积层,腥 臭异常。 第 2 层:10~28 cm 为深灰-灰黑色富有机质的淤泥层,偶见夹有粘土层和粉砂层。 第 3 层:28~85 cm 为灰黄色灰褐色粘土层,有机质含量少,颜色变浅,底栖生物稀疏,在 30~34 cm 和 54~56 cm 处见螺壳。 沉积物定年是进行古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XY1 岩芯年代模式的建立,基于张世 涛(2001)1)研究星云湖沉积速率时所选岩芯的连续 210Pb 同位素年代学测试资料。计算表明, 星云湖 20 世纪 90 年代的沉积速率高达 1 cm/a;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沉积速率为 0.566 cm/a; 70 年代沉积速率为 0.84 cm/a; 20 年代至 60 年代的沉积速率为 0.67cm/a 。20 年代以 前的沉积速率 0.33cm/a 。上述沉积速率与 1989 年宋学良等在湖心所采泥芯的 210Pb 测试结 果(明尼苏达大学湖泊研究中心测定)基本一致[14] 。依据以上沉积速率对 XY1 钻孔沉积年 代进行了推算,整个岩芯为 1840 是以来的沉积。 2.3植硅体分析 本研究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表层系统开放实验室微体古生物分室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取风干样约 5-10g,碎样后装于 1000ml 已编号的塑料杯中;加入体积为样品两倍的 30% 的盐酸去除钙质,24h 后(反应完全后)加入清水洗样至中性;向烧杯中加入与样品同体积的 1) 张世涛. 近现代星云湖的沉积作用与环境变化研究.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59 地貌•环境•发展 (2011 河南内乡会议文集) H O 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成分,待反应完全后,用清水洗至中性;部分样品移至 50ml 的离 2 2 心管中去除水分,再加入体积为样品两倍的碘重液(比重约 2.3)并搅拌均匀,在转速为 2000r/min 的情况下,离心20min 得上浮的植硅体样品;上浮物连同重液一起倒入 150ml 的 玻璃杯中,加入 5%的冰乙酸溶液并放置 24h ,以清洗植硅体上所粘重液;玻璃杯中所得植 硅体移至 10ml 塑料试管中离心去除酸液,再加入清水离心两次以确保植硅体颗粒表面清晰; 经过如上步骤处理后,每个样品制作若干玻片,在 Olympus 生物镜下鉴定和统计。 3 结果 镜下统计分析显示星云湖表层沉积物的植硅体含量非常丰富,除个别样品观察较少外, 其余均发现大量植硅体,并且分异度也很高。按照王永吉、吕厚远[5]形态分类系统,同时参 照 Twiss[19] 自然分类系统,对星云湖沉积物植硅体进行生态环境的研究。关于植硅体的命名, 2005 年 8 月,国际植硅体会议主席 M .Madella 和法国 CEREGE 的 A .Alexander 及国际 植硅体会议秘书 T .Ball 联合提出了 1 套植硅体国际命名规则 ICPN 1.0 ,对植硅体的描述 给出了特定的顺序和描述词语[20] 。本文参照此命名规则进行了植硅体描述分析。发现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