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12课 鸦片战争 含解析.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12课 鸦片战争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解析:由“竹枪”“铜灯”可知是吸食鸦片;“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讲的是危害,因此对联反映的是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答案:C 2.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标准。 答案:A 3.《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 英 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 炮台 时, 珠 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珠江两岸居民不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不理解本国反侵略斗争,“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说明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故选B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可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 答案:B 4.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也正是基于这种需求。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赔款 B.协定关税 C.建立租界 D.割香港岛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的主要需求是打开中国市场,协定关税体现了英国的这一需求,故选B项。 答案:B 5.“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答案:C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的侵略动机 B.要理性看待西方列强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社会差距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知西方侵略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客观进步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对于西方侵略要理性对待,故B项为最佳答案。 答案:B 7.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解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根本目的在于抢占市场,通过输出商品掠夺财富。A、C两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是侵略者实现其目的的手段。 答案:B 8.“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南京条约》签订 D.虎门销烟 解析:根据材料中“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要在朝廷宫中”“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等,可以判断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提出修约要求,为此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以上是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论述 材料二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搬运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