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解析:根据材料中“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可知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尖锐,这正是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选B项。答案:B2.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改革的路被堵死”后革命爆发了,革命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可知清政府的改革失败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B项正确。答案:B3.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解析:A项说法材料没有反映且过于绝对,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故选D项。答案:D4.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组合后,由三百多个政党逐渐形成了30多个有一定力量的大党。”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责任内阁制得到切实贯彻C.当时的法律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D.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政治生活答案:C5.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 )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B.概括孙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义C.指出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D.剖析溥仪无力对抗共和的虚弱本质解析:“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曾加冕称帝,因此漫画《改头换面》实际上是指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后,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暴露,故C项正确。答案:C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陈旭麓认为袁世凯的上台,反映了社会民众要求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需要。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袁世凯上台,可见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故选C项。答案:C7.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D.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解析:“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反映了辛亥革命中保留了封建势力,故选C项。答案:C8.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国,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9.辛亥革命是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 偶然与必然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清政府拿到了他们丢下的革命党人名册、武器,湖广总督瑞澂抓了20多个人。之后就有传言说瑞澂要按图索骥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当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人,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大家都人心惶惶……其实瑞澂未必打算追查,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人自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六单元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