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秘史》中的草原英雄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蒙古秘史》中的草原英雄文化 口王素敏 《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也是13 世纪的蒙元王朝为世人留下的一部奇书。它以成吉思汗孛儿只 斤黄金家族的兴衰过程为中心,记述了蒙古族从神话传说起源 到13世纪中叶5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与《元史》、《史集》等书相 比,可以这样说。《蒙古秘史》既是官方“敕修”的民族历史,又是 描述民族成长经历的文学辞典,同时还是一部解读民族文化心 理的重要书籍。本文仅就书中所着力歌颂的英雄美德来探讨草 原英雄文化及其根源,并兼及不同时期的侧重点。 一、”力”与“勇”是草原英雄文化的基本标准 古代草原民族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 做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草原民族崇敬英雄的文化传统,体现 在很多方面.而其中对“力”和“勇”的崇拜是一种最基本、最鲜明 的表现。这一特征在《蒙古秘史》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那些具有 · · 365 ◆◆◆论草原文化 阳刚之气,力大无穷、凶猛剽悍、所向无敌、近乎残忍的英雄人物 是人人都很崇拜的对象。如纳忽崖之战时,作者借札木合之口 对诸位英雄的描述:“额如生铜般坚硬/舌如锥子般尖长/心如钢 铁般无情/牙如钉子般锋利/四条吃人的疯狗/挣脱其钢铁锁链/ 欲吃我人肉尸骨/垂涎三尺狂奔而来/饮朝露捕飞禽/骑乘风暴 疾如飞/射弓箭舞刀枪/素以战器为伴友/此来四条疯狗者/乃为 蒙古大战将/者别、忽必来二人和/者勒蔑、速别额台也!”①铁 木真手下的众勇士:“威慑武士猛将而/缴其弓箭刀枪者/震慑勇 士劲敌而/夺其战马铁甲者/生性好斗的兀鲁兀惕和/喜战善杀 的忙忽惕们/知此战事将要起/欣喜若狂雀跃来!”②铁木真三 弟合撒儿:“魁梧伟岸力无穷/身高足有丈五尺/顿餐吃进三岁 牛/身上披挂三重甲/此来驾有三头牛/开口能吞背弓人/如同咽 下一块内/张口能吞一活人/如同咽下水一滴/怒来拉弓射箭去/ 射穿远处人一片/气来弯弓放箭去/射杀山外敌一群/用力可射 九百庹/轻轻弹则五百庹/生来就与众不同/身壮如同蟒古 思!”③ 这些力大无比、勇猛冲杀的英雄们是蒙古民族完美人格的 体现,是对人体美的最高价值的追求。在蒙古社会原始时期,对 “力”和“勇”的崇拜,是蒙古族群的一个普遍心理。因为处于自 然状态的人们更加重视力量的作用,不论是生产劳动还是战争, 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就是力量,所以古代蒙古人把对力的崇拜 放在审美的最高位置上。一般来说,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都有 “尚力”的一面,尤其是那天生的神力以及由力衍化而来的各种 本领。但仅有“尚力”的一面是不够的.还必须配之以勇.即那些 被称为英雄的人,必须既有本领又有勇气,勇于和各种敌人战斗 ·366· 论《蒙古秘.史》中的草原英雄文化●...I 并获得最后的胜利。‘以力和勇衡量人体美的这种传统,在当今 的蒙古族意识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安答”是草原英雄文化“lit义观”的最高 表现形式 尽管“力”和“勇”是衡量英雄的首要标准,但《蒙古秘史》对 “英雄”的塑造,并没有单纯停留在“力”和“勇”的崇拜上。在这 部书中,英雄们作为个体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体,被塑造成社 会普遍道德的化身。如果说“力”与“勇”在一定意义上是英雄个 体的自然属性。那么《蒙古秘史》对英雄的人格要求,则体现了他 们对人的个体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定位。 蒙古人素以讲求信义为做人的重要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或 人际交往中他们都按此理念要求自己和他人,“安答(结拜弟 兄)”这种交际形式便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在蒙古社会常见的 “安答”关系中,彼此间必须履行“性命般不相舍弃”的义务。因 此,《蒙古秘史》中,当孛儿帖被抢,铁木真去向父亲的“安答”王 罕求助,王罕当即答应下来,并为其出谋划策,向札木合搬兵;札 木合幼年时曾与铁木真结为“安答”,听闻此讯。也是当即答应下 来,并自愿担当了此次战争的总指挥,规定:“诺而误者宜除班列 也。”④三军依律而行,各守其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蒙力克本是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的仆僮。当也速该误饮仇 家毒酒弥留之际,蒙力克成了他的托孤之臣。也速该称蒙力克 为“弟”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