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有的人》学案 上海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有的人》学案 上海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歌的深刻内涵。
2、体会本诗在写法上的特点,初步理解诗中的对比和反复两种手法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情朗读、对比朗读,结合鲁迅资料及上下文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字词基础上说出诗歌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养成鲜明的爱憎情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难点:
能说出诗歌的深刻内涵,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应用。
学习准备:
学生根据导学案展开预习活动,解决大部分预习目标,准备交流。
学习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在《一面》中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的?仔细观察鲁迅的画像,看看作者的描写与实际相符合吗?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前几篇文章的学习中,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鲁迅在去逝前曾写过一篇散文《死》,给后人立下遗嘱,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死的态度是怎样的?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但这仪式并未举行,遗嘱也没有写,不过默默的躺着,有时还发生更切迫的思想:原来这样就算是在死下去,倒也并不苦痛;但是,临终的一刹那,也许并不这样的罢;然而,一世只有一次,无论怎样,总是受得了的……。后来,却有了转机,好起来了。到现在,我想,这些大约并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是连这些想头也未必有的,但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对鲁迅的评价很高,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死后人们冠以“民族魂”的称号。有一位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后写了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诗歌《有的人》。
4、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分小组感情朗读诗歌,师范读,师生共同评价。
2、文章是纪念鲁迅的,可是没有出现鲁迅的字样,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纪念鲁迅的,对鲁迅作者是怎样评价的?从哪一节诗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和死的意义不同,作者写到死了还活着,活着却死了,是怎样理解文章的,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和课后相关资料来谈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着却死了的人有何表现?死了却活着的人又有哪些表现?结合诗歌内容回答,并对比着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种人又有什么不同的结局?从中说明了什么?对比感情朗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一下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重点,深入体验: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两个“有的人”各指什么人?你知道哪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还活着?鲁迅先生是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活”字的含义一样吗?两个“死”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英语上册 chapter 6 reading教案 牛津沈阳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chapter1《protecting the innocent》文字素材1 牛津上海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chapter4《the african ghost fish》文字素材1 牛津上海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chapter3《the night of the horse》文字素材1 牛津上海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6 save our world导学案 外研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1教学设计 外研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topic 1_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ollution around us试卷 湘教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chapter2《computers》文字素材1 牛津上海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topic 1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试卷. 湘教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上册 topic 2 all these problems are very serious 教案 仁爱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开天辟地》学案(无答案) 上海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曹刿论战》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生容易读错的字音集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练习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孤独之旅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强项令》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最苦与最乐》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明湖居听书》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明湖居听书》练习 鄂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