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12 声声慢教案 苏教版必修4
声声慢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声声慢》是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1、介绍作者:
教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
学生: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教师: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李清照呢?(点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越,婚姻美满。父亲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他们夫妻流域南方,不久赵明诚病死,接着书画、金石尽失,李清照境遇孤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始终无安身之所,过者动荡无定的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2、朗诵:
(1)自由朗读
要求:找出全词中表现作者心境的一个词——“愁”(板书:愁)
(2)齐读。要求读出愁苦感。
(3)教师配乐朗读。
教师:我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味儿?语调和语速怎样?
学生:语调很低沉,语速也很慢。
(4)再请一名同学起来配乐朗读。(教师评价)
3、赏析课文:
(1)、教师:请同学们划出整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
学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带领全班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话。)
(2)、教师:除了这一句难道就没有了吗?
学生:第一句。
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赏析
这三句十四个字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你赞同吗?
①??、 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这三句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只是因为叠词吗?
②???、 从内容上来看,实分三层,由浅入深,文情并茂。
“寻寻觅觅”,这是她的动作,她在寻找什么?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心中若有所失,想要抓住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只是空虚,感到“冷冷清清”,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文情并茂地描写了女主人公凄苦无言的凄凉心境。
(3)、过渡:整首词除了运用直接抒情外,更多的是在间接抒情,通过一些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词人还借助哪些意象传达出这种愁苦的心境?
学生:酒、雁、黄花、梧桐等
A:酒是一种文化,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有很深的文学底蕴: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他们喝酒和李清照喝酒的心绪一样吗?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没有心绪喝酒,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B: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鸿雁传书,“书”的内容:故乡的消息,浓烈的爱情,对家乡的思念。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4)、这三句话给大家怎样的感受?
“黄花堆积”究竟是指花开的茂盛还是指花已凋零?(抓住“堪摘”来提问。)
抓住“憔悴”思考,憔悴指的是人还是花?
提示:①、憔悴的是黄花,实际上是用正衬的手法,以花喻人,暗示自己年华已逝,青春不再。无人堪摘是指花无人怜爱,也暗指词人晚年孤独寂寞,无人欣赏,就像黄花一样枯萎凋零。②??、憔悴的是人,花正开得茂盛簇拥在枝头。将花比人,人不如花。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而今年迈孤独的词人剩下的只有无心摘花的苦闷。
其实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只要我们的见解与诗词的情感意境吻合,就都可行。大家看,无论我们赞同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临清一中11-12学年高中政治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11-12学年高中政治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11-12学年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11-12学年高中政治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11-12学年高中政治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高中物理 第2章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高中物理 第2章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高中物理 第1章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高中物理 第1章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临清一中高中物理 第2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14 秋声赋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15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17 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2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2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3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