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哈尔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对上游库区及其浸没影响的浅析.pdfVIP

松花江哈尔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对上游库区及其浸没影响的浅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域市防洪20f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松花江哈尔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对 上游库区及浸没影响的浅析 闰道涵郭卿学 (哈尔滨市滩涂开发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 蓄水位浸没河滩地库区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河流生态环境正逐步受到人为破坏,河流和城市的生态安全 正遭受着严重威胁。随着“河流健康”和“人水和谐”等一些重要理念的提出,维护河 流系统健康,实现人水和谐,已经成为各大流域江河治理的新思路。哈尔滨市已经正式 成为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第12个试点城市。要实现河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开展河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实现以水兴城、以水富城、 以水丽城,打造滨水名城,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治理是当务之急。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 程是松花江于流航道规划工程之一,是松花江干流中游的一座重要工程,以航运和改善 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兼顾发电,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功能。 一、工程概况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设计参数:工程等级为1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2级, 初选正常蓄水位115.00m,相应库容5.97×108m3;死水位为114.00m,死库容4.04× 站和挡水坝和坝顶公路(桥)等建筑物组成,坝线总长度为3249.8m。其中泄洪闸堰型 其余28孔堰顶高程为107m。电站厂房为河床式,电站装机容量66MW(灯泡贯流式水 轮机),装机容量占系统总装机容量的0.6%,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32×108KW·h。设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08.50m,F游校核高水位117.63m,下游校核低水位108.20m。坝 x X 104t。实际运行中,该工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3.21104km2,总库容19.97×108m3, ·lOl· ·域隶辘洪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 108m3。 15.OOm,死库容6.0×108m3,兴利库容3.0x 二、库区和浸没区工程地质条件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下游大顶子山江段处,松花江属于 平原河流,河道比降很小,河床宽3.2km左右。河床靠近右侧,主河床位于右岸,靠近 山体陡壁,左岸主要是河滩地,宽度约2250m:右岸主河床河底高程105.OOm左右, 左岸滩地高程113.OOm左右。库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和白垩系,岩性丰要为级配不良 中砂、低液限粘土、级配不良细砂、含细粒土细砂、级配不良粗砂、泥岩等;滩地高程 18m。 平均为116~l 三、库区及浸没区水流泥沙变化 l、库区影响分析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采用三种调度运行方式,即:当来水量Q≤1677m3/s时,采 度使用;当来水量Q4956m3/s时,采用电站关闭、泄水闸泄洪的运用方式。下面分这 三种情况对大顶子山水库修建后水流、泥沙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第一种运行方式下,枢纽上游流速大幅降低,泄洪闸前、左岸滩地及上游引航道 口门区存在大范围静水区和回流区,主流沿枯水河槽向电站方向运动,水流流速 VO.3m/s。上游推移质泥沙丰要淤积在哈尔滨以卜变动回水区河段,且变动回水区淤积 量自上而下沿程增加,淤积物颗粒沿程变细;悬移质泥沙主要淤积在呼兰河口附近,而近 坝段几乎为清水下泄。枢纽下游电站尾水沿主河槽而下,并迅速向两侧扩散,泄洪闸下游 和下引航道口门区以及口门区以右存在着大范围的静水区或同流区,主流流速VO.7m/s。 在第一二种运行方式下,枢纽上游流速逐渐增加,库区主流偏于右侧主河槽,水流比 m 较顺直,主流流速在0.7m/s左右,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右侧约lOOm长及口门内约150 长范围形成回流区;上游导流堤外侧形成椭圆形回流区,强度随河道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电站进口前产生局部涡流区;左侧土坝前库区水流斜向集中流向泄洪闸,土坝前缘产生 沿堤流,至重力坝水流向霞力坝和泄洪闸扩散。随来水量增加,上游来沙淤积Ⅸ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