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分位论治刍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狐惑病分位论治刍议 Treatment of Behcets Syndrome According to Its Loc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九八级硕士研究生 邓海霞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DENG Haixia (上海 200032)     摘要 : 为了阐明狐惑病的治疗规律 ,从狐惑的病名含义、病机特点及治疗几方面进行探讨 ,认为狐与惑是根据 不同部位进行命名的 ,二者常可并发且皆源于湿热 ,但病机特点各有不同 :狐以湿热下注为主 ;惑则与虚火上炎密 切相关。因此以辨证施治为基础的分位论治是治疗狐惑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 狐惑病 ; 白塞氏综合征;分位论治 ( ) 中图分类号: R 256. 39 ; R 259. 9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 1334 2001 05 - 0043 - 02   狐惑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病因尚未 狐惑。概言之 ,狐惑病是以“狐”、“惑”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症 阐明 ,是一种较少见、涉及多脏器、多部位、迁延难愈的顽难 候群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以口、阴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白塞氏 疾患。狐惑病始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其证“状如伤寒 ,默 综合征。 默欲眠 , 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其面目   二、狐惑病病理机制中的分位特点 乍赤、乍黑、乍白”,“初得之三四日, 目赤如鸠眼,七八日 , 目 四眦黑”。“蚀于上部则声嗄 ,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   自《金匮要略》提出狐惑之名 ,并设甘草泻心汤、赤小豆 咽干 ,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 ,雄黄熏之。”结合现代医学研 当归散、苦参雄黄诸方证治以来 ,对于狐惑病源于湿热一说 究 ,它的症状主要是“蚀于上部”之口腔粘膜疼痛性溃疡、“蚀 已毫无怀疑 ,后世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狐惑病的 于下部”之生殖器或阴部溃疡及原文形容为“目赤如鸠眼”甚 病因病机学说。笔者认为本病在病理机制上存在着明显的 则“目四眦黑”的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等三联征 ,故亦称 分位特点 ,即上部偏于虚火上炎 ,下部偏于湿热下注。 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此外,本病常可并发结节性红斑样皮疹   1. 综观狐惑 ,湿热为源 和痤疮样皮疹 ,部分累及关节、大血管、肺、肾、胃肠道和中枢   《金匮要略》治狐惑首立甘草泻心汤 , 以方测证,可知仲 神经系统 ,重笃者可致死。中医学治疗狐惑病经验十分丰 景对本病从热论治。后世医家认为本病或由湿热蕴蒸 ,或因 富 ,具有独到的优势。 阴虚火旺 ,其病理变化终不离火热。《灵枢·痈疽》说 : “大热 不止 ,热盛则肉腐。”《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 :“诸痛痒疮, 皆   一、《金匮要略》中“狐惑”病名的含义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