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 年 第 4 期 兰 州 学 刊 No. 4 2005
总第 145 期 Lan zhou xue kan General. No. 145
·教育学研究·
范仲淹对教育及学术的贡献
文 娟
(暨南大学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000) )
[摘要] 范仲淹一生勤于教育 ,兴办学校 ,创建书院 ,为北宋王朝培养了大批经世治用的人才 ,开北宋一代兴学、讲学之风 ,
对士风的转变及政治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关键词] 范仲淹 ;兴学之风 ;转变士风 ;政治改革
( )
[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 3492 2005 04 - 0310 - 02
北宋中叶 , 国家基本统一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经济繁荣 , 对于北宋讲学之家的兴起 ,范仲淹也起了首开风气的作
文化发达 ,堪称中国文明的又一稳定发展期。教育随科举制 用。导北宋一代学术之先河的 , 以胡瑗、孙复为首。全祖望
( ) ( )
度的完善亦日益普及并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重视。范仲淹 说 :“宋世学术之盛,安定 胡瑗 、泰山 孙复 为之先河 ,程、朱
凭借这样的社会条件 ,成功地开展其教育实践 ,对宋代兴学之 二先生皆以为然。安定沈潜 ,泰山高明 ;安定笃实 ,泰山刚健 ,
[ 6 ]
风的培育与拓展及士风、政风及学术思潮的养育 ,起到了很大 各得其性禀之所近 ,要其力肩斯道之传则一也。” 在《宋元学
的作用。 [ 7 ]
案》里 ,《胡瑗传》和《孙复传》之后都贯有“高平讲友” ,他们
一、推动兴学之风的发展 二人都和范仲淹有很密切的关系。胡瑗早先在苏州私人教授
范仲淹一生勤于教育 ,无论是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指挥边 ( )
经学 ,《宋元学案》说:“胡瑗 以经术教授吴中,范文正爱而敬
防军事 ,或参政中央 ,掌握枢机 ,都注重兴办学校 ,建立书院 , 之 ,聘为苏州教授 ,诸子从学焉。”后来 ,滕宗谅又邀请他教授
培养人才。经过他积极提倡和躬自实践 ,直接影响到庆历兴 湖学 ,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 ,经义斋以学习六经经义为主 ;治
学 ,奠定了宋代之后中国九百余年地方教育规模与体系。据 事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和算历等科 ,学生各因其才 ,分别
欧阳修《吉州学记》记载 :庆历兴学诏下之日 ,“吏民感悦奔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