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阐释——从现象学与诠释学的观点看.pdf

“问”之阐释——从现象学与诠释学的观点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之阐释——从现象学与诠释学的观点看.pdf

第52卷第1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月 V01.52No.1 Journalof Normal andSocialSciences) Jan. 2013 HuazhongUniversity(Humanities “问”之阐释 ——从现象学与诠释学的观点看 汪堂家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 各式各样的“问”呈现出共同的结构。哲学之问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以超乎寻常的 方式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对胡塞尔来说,提问体现了问者与答者的一种本源 性关系。意向性则是影响提问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海德格尔来说,发问是“此在”的存在方式。 所有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伽达默尔则认为问题在诠释学中具有优先性,诠释学现象包含了问答 逻辑。理解问题就像提出问题一样意味着打开意义的可能性。对本文作者而言,“问”是由发问 者、问之内容和问之情境构成的三维结构。发问是人的本性并可分为自问和他问。大部分“问” 表现了人的困惑和求索愿望,但问寒问暖式的问的首要意义在于人的伦理关切。 关键词 问;问的意向性;问答逻辑;问之阐释 我们几乎天天发问,但不少人对“问”本身很少 格尔,抑或是作为诠释学家的伽达默尔,都对上述 过问或几乎不加深问。面对各种各样的“问”,我们 问题有所触及并以不同的方式对“问”本身做了不 不妨先问一问,“问”对于思想和行动着的我们而言 同的阐释。这些阐释未必完整和精当,但或多或少 究竟意味着什么?问的意义仅仅在于得到某种答 开示了“问之为问”的重要性,也揭示了“问”与“所 案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些 问”的意向性关系,或者进而言之,它或多或少驱除 人要明知故问呢?日常习见的问与学术探究中的 了笼罩在“问”之上的层层迷雾。在此,我不仅要回 问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当我们把这些有区别 问现象学和诠释学对“问”本身进行追问的历史,而 的东西放在一起并用同一个“问”字来称呼它们的 且要考察“问”的前提和结构,解释“问”对于我们的 时候,我们已经先行假定了它们的统一性了。因 生活和思想的多重意义。 此,接下来的问题是,当我们对“问”本身进行哲学 一、从现象学的观点对“问”进行分析 式的“追问”(Rueckfragen)时,我们自然想知道,这 些“问”的共同结构是什么?或者,我们用现象学的 在《经验与判断》中,胡塞尔不仅将提问与回答 术语说,问的相关物,亦即“问之所问”或问的内容 放在一起进行现象学分析,而且把它主要与判断联 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发问者的意向与发问的性 系起来考察。这自然与他所做的重要工作,即,现 质具有何种关联?设问的方式如何影响人们的理 象学的意向分析有关,也与该书的主题“经验与判 解以及问本身的有效性?不同类型的问如何反映 断”有关,并且尤其与判断有关。之所以尤其与判 出发问者与世界和他人打交道的不同方式?不管 断有关,是因为在他看来提问潜藏着对判断性决断 是以理论化的方式解释世界还是以实践的方式改 的追求。尽管我们需要对胡塞尔没有明确限定的 变世界,只有具备对“问”的自觉才会把我们引入对 情形进行限定,但他所提出的思路是值得参考的。 上述问题的追问。这种就“问”本身而进行的追问 在该书第78节,胡塞尔这样写道: 是哲学之问不同于其它之问的特点之一。因为哲 “提问,从最普遍的方面来说,就是力图从模态 学之问首先是以超乎寻常的方式“对超乎寻常的东 的变形、从分裂和阻碍中达到一种坚定的判断决 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