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3(人民版)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单元 预览 本专题着重讲述从先秦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使我国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诸子百家思想异彩纷呈。其中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虽然一度遭遇秦初“焚书坑儒”的惨祸,但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起,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官方儒学受到质疑,思想统治地位不断被削弱。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儒学批判地吸收了部分道家、佛教思想,到宋代形成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后,随着明末清初的社会剧变,思想文化领域再次出现活跃的局面,传统儒学的地位更加动摇,进入了总结和衰落时期。 单元 预览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导学一 “仁”与“礼”的现实意义 课 堂导 学 材料一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发生了一件命案。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四名同学的凶手。他曾荣获多项奖状,但,他贫穷,他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可总有那么多同学有意无意地歧视他。他不曾被艰辛贫苦打败,可当人格尊严被人糟蹋得不成样子时,决定玉石俱焚,毅然杀了那些嘲讽他的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材料二 今天政府职能部门在执法时也会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2014年4月8日,广州二沙岛城管与小贩起冲突,多名城管跟一名小贩因为一辆电动玩具车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都进了医院。 材料三 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第二,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斯1988年在巴黎的演讲时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得到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高度赞同;第三,孔子的思想于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问题1:材料一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提示1:人们在谴责杀人凶手的同时,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爱的缺失。今天类似事件频繁发生,都说明了爱的缺失已经威胁到社会和谐。因此,今天的人们也需要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精华。 问题2:试以孔子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思想来看待城市管理问题,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提示2:政府:执法人应以“德”教化百姓,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底层情怀,规划一些地方让其经营,建立洁净文明的大城市不应该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为代价。 小贩:遵纪守法,理解执法人员的工作。 总之,相互体谅,以人为本。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问题3:综上所述,你认为“仁”与“礼”是什么关系? 提示3: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 问题4: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4: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材料一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以德行仁政者王。 ——《孟子》 材料二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此臣民之所师也。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导学二 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 课标点击 基础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 问题:根据材料找出其治国思想。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 提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课件:Unit2第一学时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课件:Unit3第一学时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课件:Unit4第一学时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课件:Unit5第一学时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习题:Unit1第二学时 Learning about Language.doc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习题:Unit1第三学时 Using Language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doc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习题:Unit1第四学时 Grammar.doc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习题:Unit1第五学时 Writing.doc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习题:Unit1第一学时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doc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6习题:Unit2第二学时 Learning about Language.doc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1.2《汉代儒学》.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1.3《宋明理学》.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2.2《中国的古代艺术》.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3.1《”顺乎世界之潮流“》.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3.2《新文化运动》.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pt
- 【经典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