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苏教版选修《滕王阁序》word学案.doc
《滕王阁序【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
“序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
A 宇文新洲之懿范 懿:yi 美好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a 高大的丘陵
C 云销雨霁 霁:ji 天气晴朗
D 逸兴遄飞 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 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故:
2.地接衡庐 接: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
6.千里逢迎 千里:
7.高朋满座 高:(三)简析第一段:
问题: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7.小结: 8.背诵本段。
七.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 2.彩彻区明 彻:
3.雁阵惊寒 惊: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属: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尽:寒:清: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凝:暮:紫:
7.即冈峦之体势 即:体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
2.第三段意思:
问题: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 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
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
2.而难并 并:
3.穷睇眄于中天 穷:中: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娱游:
5.兴尽悲来 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失路:
7.屈贾宜于长沙 屈8.所赖君子见机 赖:
9.老当益壮:
10.穷且益坚:且:
11.不坠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word复习学案.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word教学实录.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word教案.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word教案2.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word主题单元设计.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四《不自由,毋宁死》word精品教学案.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四《作为偶像》word教案.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word导学案.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word教案.doc
- 2016年苏教版必修四《在马克思马前的的讲话》word表格导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