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生怎样孝敬父母”课题研究.doc
余庆县葛旁小学课题研究
(国家级德育课题)
(子课题)
教
育
学
生
怎
样
孝敬父母
(资 料)
余庆县葛旁小学
“教育学生怎样孝敬父母”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 课题组:
二、 三、 课题分析: 尊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才能使幼儿在家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好的社会风尚才会蔚然成风。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因此,孩子往往成了家中,孩子在家里比较受宠,父母的娇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过分溺爱,老人和家长围着孩子转,这种情景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少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有很多孩子讲吃穿,这些习性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实质是一个孩子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尊重、体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将来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孝敬怎能指望他去关心别人,资助别人呢?又怎能做到大公无私,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报效祖国呢?父母思想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心中有他人等思想观念的树立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德育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做到孝敬父母,才能懂得尊重师长,在社会上才能尊老、敬老、爱护幼小;在家里对父母有礼貌,在公共场所才能做到礼貌待人;平时在家里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才能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平时在家里听从父母的教导,也有助于虚心听取老师,同学的意见;懂得尊重体谅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有意识的生活刚刚一开始进行的,也就是说,早在他们还不了解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道德文明的顶峰之前就开始进行的,我们正是在儿童幼小的时候,在他们的心灵很容易接受感情的影响作用的时候,向她们展开全人类的道德准则,把初步道德教给他们。”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也同样如此。根据的特点,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并做到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身心日趋成熟,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使尊重、体谅、孝敬父母成为的自觉行动。 研究内容:
1、培养形成尊重、父母良好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家庭教育与父母良好习惯形成的关系。
五、研究的目的及研究的重、难点(一)研究目的 1、培养能用礼貌用语主动与父母打招呼,。
2、教育
3、使能预知爸爸、妈妈的一些情绪反应。4、让知道要做一些使爸爸妈妈感到高兴的事
5、使能帮助爸爸妈妈招待客人6、让乐于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7、的辛
(二)研究的重点:培养父母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三)研究的难点:行为的持久性。家庭与如何配合展开孝敬教育
六、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1、资料文献法2、调查法3、行动研究4、个案研究法 七 、 研究活动
1、准备阶段:2007年9月——12月对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工作,制定具体课题实施方案。
2、实验阶段: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所收集的资料或者案例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研究,寻找对策。
3、总结阶段:2011年1月——8月总结实施课题的经验,撰写科研论文。
八、研究活动计划
1、制定教育活动内容及计划,使课题活动开展有据可寻,更具系统性及科学性。2、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的沟通工作,请有教育心得的家长介绍成功经验,争取、利用好“家长”这块有效的教育资源。
3、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尊重、父母的教育,激发如:创设尊重、父母的板报等。
4、做好激励的工作。如创设孝星评比栏等。
5、做好的个案记录工作。设立个案资料,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教育活动。
对进行父母教育 余庆县葛
旁小学 地址 余庆县构皮滩镇葛旁村 课题
负责人 余碧锋 电话 课题
联系人 熊辉 电话 主要协作单位 ? 研究起止日期 2008年9月 至 2010 年 9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