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妆、催妆诗、催妆词——婚仪民俗文化研究.docVIP

催妆、催妆诗、催妆词——婚仪民俗文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催妆·催妆诗·催妆词季刊 —婚仪民俗文化研究之三李晖 闰 O O怕 第一期FO尸K尸ORm STCO一ms 舍摹 浩瀚的唐代诗海中,蕴藏着以“催妆”为题的篇章,尽管它在“诗海”占 据的“股份”甚小,但表现得却风采不凡。请看徐安期的这首《催妆》诗: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 不须满面浑壮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细品诗句,可知这里描绘的所“催”的对象,是位女子。她夜晚“烛下”在 “明镜台前”,调着胭脂红粉在妆扮自己。一个“春”字,既显露出年轻女子的 妙龄,又象征她有着春光一样的丽容美貌。“催”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不是 粗鲁地呼唤,而是婉言地相劝:不要把“满面浑妆”了,得“留着双眉”、以待 “画人”去画。汉代张敞为妻画眉典故的借用,更增添了诗中意境的耐人寻 味。 交融的情意,深邃的内涵,不得不令你联想翩翩,激发起对这种民俗事 象的起因、兴盛、发展、演变,来一番深层次的追根求源。 民俗研究 一、“催妆”,作为一种婚俗,更作为“亲迎”婚礼的组成部分,起因是复 杂的。它至迟始自西周。 “催妆”诗,是来自“催妆”俗,徐安期诗中“张敞画眉”故事的借用,说明 “催妆”是缔婚程序的一种风俗。“妆”者,是新娘,“催”者,是新郎。“作春” (化妆)的时刻,是在临别之夕,“别”的是新娘离别父母和原有家族。因此推 断,“催妆诗”是作于新郎去女家亲自迎娶新娘的时分。因此,寻求“催妆”源 157头,必先得弄清新郎去女家迎娶新娘的风俗。 明人吕坤《四礼疑》中云:“催妆,告亲迎也”。1明白告知“催妆”是“亲 迎”中的一项内容。而“亲迎”,则一向是传统缔结婚姻的“六礼”之一。《仪礼 · 士昏礼》所订的缔婚六项礼仪制度,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 期、亲迎。“亲迎”是缔婚的最后一项礼仪。而《仪礼》,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 部礼制的汇编”。o可以说,春秋战国是“亲迎”礼制的形成期,大抵“催妆”一 俗也就结伴而生了。 然而,“礼”往往产生于“俗”,即民间的风俗,往往是上层礼制的源泉。 《诗经·大明》篇中,有“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的记述。“大明”,是周公训导 周成王的诗章,是在告诉成王:当年的周文王,在与萃国的大拟缔婚时,即 是依据大礼,在吉日里亲自到渭河之边去迎娶新娘的,还专门为此造了渡 河的船。?众所周知,《诗经》反映的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 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的社会生活”,?而“大明”诗中记述的则是周武王的 父亲、西周建国的奠基者周文王的故事。进一步说,周文王“亲迎”大拟的行 为,也不是他的发明,应该是早于文王或于文王同时期的民间。完全有理由 说,“亲迎”至迟起于西周的初期,“催妆”既然是“亲迎”中的组成部分,它的 起始当然也早不过这个年代。新娘的妆扮,是因为她马上得去男家举行婚 配,之所以要新郎“催”,是企图借此行为,一是表达新娘对这桩婚事及女子 出嫁到男家落户这一婚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人类的婚姻随着历史的进 程,从以女子为中心到男性为主宰的转变,从“从妻居”到“从夫居”的转型, 标志着母权的沦丧。正如恩格斯论断的那样:“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女性采用一切手段,表达要挽回这种“失败”、 恢复早已失去的权利的愿望,表达对现存婚制的反抗,哪怕这种反抗手段 是软弱的甚至象征性的;二是反映出嫁女对婚后生活的恐惧心理。奴隶制 实行的是买卖婚,封建社会的聘娶婚,实质上也是一种变形的买卖婚。汉族 是这样,少数民族大多数也是这样,像建国前的洛巴族,即是“女子成了商 品,在出嫁之前,女子就像准备出卖的牲畜一样,定好了价格。”?丈夫与公 婆对买来的妻子或儿媳,拥有绝对的处置权,稍有不慎,女子就会被遗弃, 而且这种“遗弃”的行为,有正而八经地“七出”礼制作保护。由于对婚后生 活的“未知”,出嫁女通过“催妆”一俗,盼望能在婚后得到新郎的卫护;再 说,出嫁女一旦换了“新妆”,即标志着她人生重要阶段的转换:天真烂漫、 自由自在处女生活结束,将接受一个陌生家庭、丈夫的驱使。“催妆”的本 身,就饱含着出嫁女对抚育其成人的父母之恩的眷恋,对终日相熟的处女 民俗研究 餐刊 2002第一期 FO尸K尸ORmSTCO一ms 158生活的留恋,对青梅竹马之辈友谊的难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促使出嫁女 的妆扮需要男人去“催”的原因。 有的学者认为,“催妆”风俗的起因,是来自古代的掠夺婚制。因为“早 期型之嫁娶方式,以掠夺婚开其端’,?。掠夺婚的行为,决定了古代婚礼只能 在夜晚举行完毕,天一破晓,“掠夺”行为即宣告失败。“被掠夺者”,以故拖 延扮妆时间,促使婚事的失败,而“掠夺者”则以“催妆”的手段,来达到婚事 的缔成。这种论断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可信的。“掠夺婚”作为一个婚 制,已成为历史,因此种婚制而起的“催妆”风俗,从它诞生那天起,即在社 会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