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编--2.doc
三、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
1.农村题材小说的兴盛与演进
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深厚的传统。自“五四”以来就相继出现了鲁迅、沈从文等成就蜚然的大家。他们或以俯视的目光,冷静地描摹农村中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或以恣情的笔调、怀旧的心态,记叙记忆中温馨、神秘的故乡山水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题材小说在描写对象、作品主题、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意识地摒弃了早期“乡土小说”的路数,直接禀承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特色,追踪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摹万千风云于笔端,成为农村社会变革的形象化编年史。伴着新时代的到来,农村题材在丰厚的生活沃土中有了新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当代形态。本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无论在作家队伍方面还是在作品数量方面,都可谓荦荦大观。农村小说的兴盛与革命历史小说,构成了本时期小说创作的两大支柱。
农村题材小说在当代的兴盛,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自《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以来,农村题材一直是解放区作家关注的重点,新中国文学是解放区文学的延伸,因此,农村题材创作作为解放区文学传统被直接继承了下来。
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村在中国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也成了中国社会变革的中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中,农村大地正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五彩缤纷的生活图景足以吸引作家们敏锐的目光。邵荃麟在《文学十年历程》中说:“我国农村人口有五亿多,而十年来从土地改革,经过劳动互助、合作化高潮而发展到了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从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到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态度,从消灭封建剥削残余到消灭资本主义残余的斗争;几乎是几个世纪的变化,在我国只短短十年间就实现了。这种迅速急剧的变化,必然突出地要求在文学上得到反映。”
短篇小说因为便于迅捷反映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受到作家的格外青睐。建国之初,当中长篇处于酝酿期时,便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强扭的瓜不甜》,马烽的《结婚》、《一架弹花机》等作品率先表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在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的同时,也表达了抛弃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的强烈愿望,歌颂了农村中正在萌发的新的精神品质和社会风尚,鞭斥了阻碍进步的各种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展开,农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作家对新生活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康濯的《春种秋收》、秦兆阳的《农村散记》、骆宾基的《夜走黄泥岗》、吉学沛《一面小白旗的风波》、刘绍棠《青枝绿叶》等,或写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或写充满情趣的新人新事,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农村生活图景。
由于作家对农村社会变革的热忱关注,声势浩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可遏止地成为这一题材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正如合作化运动本身的发展过程一样,在小说中也呈现出从发端到高潮的运动轨迹。
50年代初期,李準的《不能走那条路》,是当代小说中率先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斗争,而是通过日常琐事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来表现事关“走什么道路”的重大主题。之后,赵树理于195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里湾》,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三里湾1952年9月1月到国庆节前夕由扩社和开渠所产生的矛盾纠葛为线索展开故事,浓缩了农业合作化全面展开之前的中国农村生活,以简洁朴素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真实描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所带来的深刻而微妙的变化。小说以家庭关系、婚姻爱情为视角,揭示出这场变革对于人们的伦理道德、思想意识的深深触动。作品尽管也试图表现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但赵树理断然不肯为了概念的东西而牺牲现实,他说:“《三里湾》写的是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但是这个斗争,并不是摆开阵势两边旗鼓相当地打起仗来……” 对此,曾有人批评《三里湾》“所展开的农民内部或他们内心中的矛盾就都不是很严重、很尖锐,矛盾解决得都比较容易”。但也正是在生活画面的捕捉和矛盾的处理方式上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立见解和独特表现。赵树理小说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正是当时许多农村题材小说的生命力之所在。
50年代中后期,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左”倾思想也有所发展,有关农村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体系逐渐明晰化,成为指导农村工作的主要依据,对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成为农村生活小说的中心线索和主导模式。同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如果说《三里湾》尚缺乏激烈的矛盾冲突,之后出现的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则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邓秀梅、刘雨生为代表的正面人物和以龚子元夫妇为代表的阶级敌人的斗争已初露端倪。即便如此,当时的评论家们仍为《山乡巨变》缺少“那种农村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鲜明图景”而感到“美中不足”。稍晚面世的柳青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YD∕T 5066-2017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高清版)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VIP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x
-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x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肖炜)教案 第6课 为西式宴席设计酒水.docx VIP
- 塔吊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