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执行中易用错条款解析.pdf
第37卷第4期 无损探伤 V01.37No.4
2013年8月 N D T
0
JB/T4730.2-2
部分射线检测》执行中易用错条款解析
祁德顺1 卓鹏2 岳新艳3
(1.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华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1;
2.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甲醇制烯烃项目筹建处,银川 750411;
3.南京英派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48)
摘
行了解释分析,给出了正确执行方法,以期提高标准执行的准确性,保证工程检测质量。
关键词: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射线检测;标准执行
中图分类号:TG儿5.28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1—4423(2013)04—27—03
或60。透照3次”,一些检测单位技术人员执行时,把
1黑度计校验
关不严,没有严格执行标准,按照当T/D0≤o.12时,
常见执行错误: 相隔90。透照2次;这样就会造成漏检。而在项目监
1)有些国家计量检验鉴定机构给检测单位出具 理单位或项目业主审核底片发现问题时,很多小径管
的黑度片校验证书,校验周期为1年,而不是JB/T道焊口已经由活动焊口检验变成了固定焊口检验,这
4730.2—2005标准附录B中B2.6条规定的2年。不仅增加了检验成本,延误了项目工期,更重要的是
2)有的检测单位黑度计校验记录显示,在黑度 降低了检测底片质量保证的确定因素。
2.2
片每个不同黑度的点只测量1次,而不是按B 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透照次数需要注意:
的规定,反复测量3次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
果。 子,即,小径管外直径的上限为100mm。
3)黑度计校验人员不是具备射线检验资质的专 2)公称厚度T:受检工件名义厚度,不考虑材
业人员。 料的制造偏差和加工减薄。一般由设计图纸提供厚
4)黑度计校验周期不符合标准规定,超过了6 度,不考虑焊缝余高和垫板厚度。
个月。 3)管子直径D。:管子的外径,一般设计文件、
正确的黑度计校验方法: 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给出的管子规格均指外径,如
1)检测单位制定黑度片送检计划,每2年送检 460×4。
1次。
2)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1次。 进行3次透照。
3)黑度计可以自校、也可以送有合格校验证书
3铝制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
的专门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校验。
质量分级
4)由射线检测专业人员进行校验。
常见执行错误:
2小径管透照次数
有些检测单位的射线底片评定人员对石油化
常见执行错误: 工、化工装置铝料仓对接接头射线底片评定时,只重
对于小径管照相,当”T/D。0.12时,相隔120。视单个缺陷评定区中的圆形缺陷评定,而没有很好
万方数据
28 无损探伤 第37卷
地理解标准条款,当Ⅲ级对接焊接接头允许缺陷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aN纳米线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表征.pdf
- GaPO4-LTA单晶中稠环芳烃类物质(PAHs)的制备与表征.pdf
- GARCH模型下我国外汇储备的波动趋势性.pdf
- Gartner:全球晶圆设备支出2014年恢复成长.pdf
- GCP筹备工作的过程和体会.pdf
- GdAlO3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烧结行为研究.pdf
- GdF3Eu3+NaGdF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质.pdf
- Gemini表面活性剂(12-6-12)和DNA的相互作用.pdf
- Genipin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细胞凋亡指数及解偶联蛋白2表达的影响.pdf
- GeS2-Ga2S3-CdI2硫卤玻璃的制备及性质.pdf
- JDA软件公司高管荣获2014年度供应链“杰出专业人才”奖.pdf
- Jingwei一种分布式大规模RDF数据服务器.pdf
- JKD/SZ—NT型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常见故障分析.pdf
- JWJ-C2型微机计轴设备在电气化区段出现的问题和改进.pdf
- JX-300XP系统在艾萨炉备料系统中的应用.pdf
-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pdf
- K-Na离子交换单模平面波导的制备及其表征.pdf
- K-ras基因突变和Pax2、P53、Ki-67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表达的研究.pdf
- K0.5Na0.5NbO3-LiSbO3-BiMnO3无铅压电陶瓷的常压烧结与压电性能.pdf
- K2 CO3活化废弃纤维板制备富N 活性炭双电层电极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