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W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控制策略.pdf
第10卷第2期2010年1月科学技术与工程 V01.10No.2
Science and
1671—1815(2010)2-0415—04 TechnologyEngineering ⑥2010
动力技术
MW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控制策略
高文元1,3 马小英1,2,术 崔 鹏1,2 王加伟1,2 王现青1,2
(兰州理工大学1,数字制造技术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机电工程学院3,兰州730050)
摘 要
况下,采用陀螺仪和爬山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偏航机构,能够准确地采集到风向信号,快速调节机舱的偏转角度,使风力
发电机风轮法线方向与变化的风向始终保持一致,实现最大捕获风能的控制策略。通过LabVIEW仿真软件对1.5MW的风力
发电机在输入变化的风向信号时,功率和偏航电机动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使风力机的输出有效功率增加,使
得机舱具有对风快,平稳的特点。
关键词 爬山算法 偏航机构 风力发电机 最大功率LabVIEW
中图法分类号TK831.52;文献标志码A
偏航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重要 论研究,提出更有效的控制策略与算法,提高对风
组成部分。如图1为偏航控制系统。由于自然界风 精度。
的方向总在变化,因此,必须不断转动机舱使得风轮
始终正面受风,增大风能的捕获率。但由于风向仪
的精度及位于下风向等问题,不能做到100%对风,
这不但降低了风能最大捕获率,同时使得对称的风
电机组桨叶运行时受力不均,导致机组的振动与叶
片的疲劳¨J。因此为有效的控制偏航系统,工业上
开发了除了应用卡尔曼滤波的PI控制器、模糊控制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
器等。这些控制器的偏航控制信号均来源于风向传
图1偏航控制系统
感器。因位于下风向,受到紊流等各种不利因素影
响,且自身的侧向精度也存在不足,使得控制信号都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一种在风向变化绝对值小于
不甚理想,进而导致对风精度不高,在对风精度为± 15。时,使用陀螺仪和爬山算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偏
150时出现了风向标传感器不能工作的现象。因此, 航机构的策略。
如何提高对风精度值得关注,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
1偏航系统控制策略的结构
2009年10月14日收到 兰州科技攻关(2008—1—16)、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A10094)资助
基于风向标和输出功率的风力机偏航控制方
第一作者简介:高文元(1949一),男,江苏无锡人,高级工程师,兰州法:在风向变化绝对值15。时,采用风向标控制方
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舞台机械、风力发电。
法;在风向变化绝对值≤15。时,则采用功率控制方
球通信作者简介:马小英(1982一),女,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
万方数据 法‘2|。因风向、风速变化会引起发电机输出功率变
方向:兆瓦级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E—mail:maxiaoyin9722@163.con。
416 科学技术与工程 10卷
化,功率检测仪测得发电机输出功率,只有在风向变 或状态,该值或状态比它的所有子结点都要好,搜索
化时才进行偏航控制,风速变化对功率控制方法仅 停止。
仅视作干扰信号。针对在风向变化绝对值≤15。时,
采用爬山算法和陀螺仪相结合对偏航机构进行控制 Pmax
与反馈,提高对风精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及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pdf
- LC-MSMS法测定大鼠口服延胡索提取物后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的药代动力学.pdf
- LC-MSMS测定人血清帕拉德福韦浓度方法的建立及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pdf
- LCD TV开关电源解决方案.pdf
- LCR波应力检测中互相关时延估计的误差分析.pdf
- LEACH-CS一种自定义的WSN跨区多跳路由机制.pdf
- LED光源数字全息技术研究.pdf
- LEJ-1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系统对左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量变关系的研究.pdf
- L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pdf
- LGS压电晶体及其声表面波特性的理论分析.pdf
- N 乙酰神经氨酸在离子交换树脂AD 1上的吸附热/动力学.pdf
- N+(N=Li,Na,K)对发光材料M3(M=Ca,Sr,Ba)Y2(BO3)4Eu3+光谱的影响.pdf
- N+注入提高 GCr15钢抗接触疲劳性能研究.pdf
- N,N'-二苄基乙二胺二乙酸盐的一锅法合成.pdf
- 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紫外光固化研究.pdf
- N,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测试.pdf
- 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分子结构、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pdf
- N-(乙氧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的合成、晶体结构、比热容及热力学性质.pdf
- N-ras在自发性高血压和两肾-夹型高血压大鼠肾脏动脉丛表达的比较研究.pdf
- N-S方程隐式分区并行计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