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亦奚不薛”考.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史》“亦奚不薛”考.pdf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 2013年第2期 alldSocial No.2.2013 J.No础隅船TIINIⅥ£硒ⅡYFOR science) NAⅡONAL删ES(Philosophy 《元史》“亦奚不薛”考 陈棣芳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 e庐e庐、驴蝌^9驴驴喈#5嘈d。驴母席妒好厣嘞府驴&庐护护母声护妒护蟛,昏护矿母府护、泸护t护护妒q萨妒妒母^。世席母府☆沪t泸妒喈,番q护喈t蠹矿 [摘要】“亦奚不薛”是元代对贵州水西地区的称谓。“亦奚不薛”,究竞是蒙古语,还是彝语,抑或既非蒙古语也非彝语?众 说纷纭,但均未进行过确凿的考证。周洪谟《安氏家传序》和道光年间的《水西安氏族谱》彝文部分均载有“不薛”,其后的有关安 氏谱系均未载录。家谱文献比对和彝语方音对应规律表明,“亦奚不薛”就是后世谱系中的额归普色。“亦奚不薛”不是蒙古语,而 是彝语,并且是彝族水西安氏先祖的名字,后来随着子孙繁衍和世袭领地的扩大,“亦奚不薛”也由人名转变为氏族名,进而为部 落称号和地名。 [关键词】《元史》;亦奚不薛;水西;彝语;安氏族谱 [中图分类号]KO: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3)02—0048一05 黔西北地区,历史上曾分属于乌撒、阿哲两大彝族部落。元王朝挺进西南,阿哲、乌撒先后归附,元朝设置 宣慰司对这一地区进行管理。元代的汉文献通常称阿哲氏族世袭领地为罗氏鬼国,其统治区域跨乌江上游的 鸭池河东西两岸,河西称为亦奚不薛,又称水西。“水西”一词,最早见于《元史·地理志》:“大德六年,云南行省 右丞刘深征八百媳妇,至贵州科夫,致宋隆济等纠合诸蛮为乱,水东、水西罗鬼诸蛮皆叛,刘深伏诛。”明代以 后常用“水西”指代该地区,《明史·土司传》:“自蜀汉时,济火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后五十六代为 宋普贵,传至元阿画,世有土于水西宣慰司。”道光《大定府志·旧事志》:“额归、普色盖当宋之末造。其时复侵 有贵州,乃分其地水东水西二部。” “亦奚不薛”始见于元代记载,元以前典籍不见,是元代对“水西”地区的指称。亦奚不薛,亦作亦乞不薛、 亦奚不薛、一奚卜薛、也可不薛,皆为同一词语的译音异写。道光《大定府志·旧事志》:“殿本《元史》考证,臣祖 庚按:亦乞不薛者,罗施鬼国别部,亦日亦奚不薛。”《元史·爱鲁传》:“至元十四年,忙部、也可不薛叛,以兵二 千讨平之。”《蒙兀儿史记·爱鲁传》改作亦奚不薛。《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亦奚不薛,水西也。” 一、“亦奚不薛”并非蒙古语 (一)关于“亦奚不薛”的诸家说法 关于“亦奚不薛”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可以归结为蒙古语说和彝语说两种观点。另外也 有学者认为该词既非来自彝语亦非来自蒙语。 《西南彝志选》认为亦奚不薛是蒙语,指水西…。马学良先生在《彝文访古录追记》中认为,“元朝以后, 罗甸又称‘水西’,因其地处乌江上源鸭池河、陆广河之西,蒙语译称‘亦奚不薛’。”…史继忠先生认为,“‘亦奚 [收稿日期]2013—01—13 [作者简介】陈棣芳(1973一),男,河北威县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文献。 一48— 万方数据 不薛’名称古怪,是蒙古人的称呼。”是“用汉字记蒙语。”㈥《水西简史》也认为“亦奚不薛”是蒙古语译音[4]。 王子尧认为,元朝以后,罗甸又称“水西阿哲”,蒙语译称“亦奚不薛”[5]。 方国瑜在《彝族史稿》中说:“彝语亦奚不薛为水西,亦即鸭池河以西之地。”…《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一奚卜薛,又译亦乞不薛、亦奚卜薛、一奚卜薛、也可不薛。彝语,亦奚意为江水,不薛意为西,即水西。”[7]陈 碧芬认为,亦奚不薛为“水西之彝语”…。卢春樱认为“水西”之名由元时的彝语原名“亦奚不薛”音译而来[91。 也有学者认为“亦奚不薛”“可能是彝、汉、蒙三种语言的合音,其中‘亦’为水,‘奚’即西的误写。‘不薛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