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本体存在与域融合——比较教育本体研究
中文摘要
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
——比较教育本体研究
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袁利平
指导教师 陈时见教授
中文摘要
比较教育是应时代之需而孕育和发展的,它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
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积累发展之使然。本研究以
考辨比较教育“存在’’为始点,从理论逻辑的“正题(比较教育是什么)与“反
题”(什么是比较教育)走向“合题(比较教育如何是)为路径,以追求比较
教育终极实在为依归,以奠定比较教育知识基础为任务,意在追寻其本体的原点
构建与视域导向,解答比较教育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完成“比较’’之于“教
育的哲学命名,将比较教育从本体存在层面延伸至比较教育本体超越层面,力
求在本体论上有所突破,构建一种比较教育学理范式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一种比
较教育理论视野转换和学术深度的展现,而且为比较教育树立了自己合法性的学
理知识和实践依据,提供了研究比较教育的新思路。
事物的起源与事物的本质逻辑上是一致的,对某一事物起源的探索实际上便
是对该事物本质的追问。比较教育的起源是一个理论问题,它研究的固然是比较
教育,但这种比较教育并不是我们今天学科意义上的比较教育,而是指是什么原
因才使比较教育得以产生和出现的问题,更进一步说,就是要探明比较教育何以
能够在人类社会出现与产生的终极原因。毋庸置疑,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和世界
市场的初步形成是比较教育产生的历史前提。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水平的提高、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比较学科群的涌现、
比较主义思潮的推动与实证主义的影响是比较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
当然,如果说以比较教育自身为内容,对比较教育的“工具一目的”和“目的一
方法’’形态及其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反思,对比较教育的属性进行
分析与解剖,是为研究比较教育这样一个多元“存在者”的同质性本体作以铺垫
的话,那么,从学科制度的视角来阐述比较教育的演化历程就是在捍卫比较教育
作为--l7锘lJ度化学科的纯洁性与真实性,并为其本体研究寻找一个可靠的支点。
在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起点上,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只有这样,才有
两南大学博十学何论文
可能使比较教育摆脱实证主义的人为桎梏,将世界各民族教育都纳入观照的视域。
因为比较教育主要是关注一个民族或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中的教育现象,以这
种文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比较教育区别于其他比较研究的根本特质。人类文
化的共通性、“教育存在的差异性和可比性构成了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学理动
因。“比较”不仅揭示了比较教育与教育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相区别的特征,而且
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思维方式的特征来标新立异的教育研究学科。但比较教育中
的“比较不等于比较,它是比较教育本体的逻辑起点、核心观念与思想精髓,
它的内涵决不仅仅代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研究方法、一种研究模式、一种比较
视域,它也是一条正确认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全球化历史
进程中,促进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性和谐统一的坚实基础,更是内化成一种高智
慧的理论集成,具有本体价值和学理性的专业术语。特别是在现代性视域下,“比
较’’已超越简单字面意义上的肤浅含义,成为一个需要进~步科学界定的学术概
念,在本质上代表着一种现代文化需求、精神实质和世界观。
比较教育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绝不是“比较与“教育’’的简单相加,它
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特殊研究范畴的术语,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表
面上是固定的、静止的存在物,而其“存在实质上是物或意义的生成过程,这
种生成过程不仅仅是变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和自组织的过程,尤其是自组织使得
“存在”活化起来,具备了生命力,不断超越现实性的局限走向可能性,进而达
到自我发展。因此,比较教育作为“存在者的存在是集整体性、复杂性、历史
性和生成性于一身。在比较教育中,“比较”是一个在“比较和“视域同义
互训与“视角和“视域’’同义互补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超越性意义和独特研究
范式于一体的“比较视域。比较视域与一般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存在很大的
差异,它是辩证思维与比较研究的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也使得比较教育的方法
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一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