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和图像的碰撞.pdf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图像对于我们不会陌生,“图像”是人类最早认识、记录世界的符号, 伴随人类从古到今,并将继续走向未来。远古时代,人们用图像描绘世界,图 像是唯一记录世界的符号。图像越来越简化,最终形成简化文字,文字成为图 像的“左右臂,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还是文字的“始祖。人类为了自身的需 要不断地创造、改进文字,又发明了印刷术,文字汇集成文本成为文学,文学 凭借印刷术的力量改变了地位,超越图像成为世界的主导,图像则沦落为文学 的仆从,从主体地位退居到幕后,成为文学的补充。文学作为新事物压倒了旧 事物——图像,但是图像依旧存在并不断完善发展自己,文学没有取代图像成 为“唯一,它与图像共同管理人类的文化世界。纵观图像与文学的历史,它们 相处还算是和谐的。 历史的车轮不停运转,1895年12月28日摄影术的发明在改变了摄影命运 的同时,也开启了图像历史的新篇章。图像带着新的意义,依仗强大的技术力 量逐渐成为世界主角,横行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是“触眼可及。二 十世纪末文学与图像碰撞了,擦出了“火花,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图像凭借各种力量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一路狂飙,重夺“王 位,开始了“图像新政’’,面对图像的强势,文学一再向图像屈尊谄媚,失去 了文学原本的“味道,变了质。面对文学的“堕落,学术界慌张了,米勒更 是提出了让世人“震惊”的“文学终结论,由于对“终结的曲解,文学也就 被“消亡,可事实证明,文学依旧存在着并且有其存在下去的理由,它是与人 类同生死的。 虽然文学不会“消亡,但我们不得不重视“文学终结论’’为我们拉响的警钟, 图像时代文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文学边缘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在当代的 衰落不能把责任完全推脱给图像,文学更应该反省自身,从自身寻找衰落的原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图像将继续作为“宠儿”长期 存在,因此在图像时代,文学不应再去与图像争宠,文学“复古去寻求自己的 生存之根,用牢固之根对抗图像的无根之虚;人是感性与理性合一的动物,人也 是多变的感情丰富的动物,因此人永远不会只满足于图像的快感,不会总沉浸于 “震惊之中,更多时候我们还是喜欢文学带给我们的“距离美,还是喜欢文 学带给我们的“韵味无穷”。从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发展史我们知道:图像与文学 不是敌对的,它们是可以继续共处下去的,以影视为代表的图像因吸收文学的精 髓而一路走红,文学又何不借图像之“风为自己的发展增添能量呢? 本文试图从图像与文学曾经的和谐共处历史入手,反观当今文学与图像的 “战争,指出文学的不足同时针对“文学终结论”对文学不消亡进行自己的论 证,旨在证明文学的依旧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努力探索一条文学再次辉煌的当 ‘ 代之路。 ‘ 关键词:历史情愫当代“战争内外原因文学的不消亡借“图像之风” Ⅱ Abstract knowand The isnot for istheearliest to US,the image strange image expression torecordthe witllhumanfrom to world,it primitivesocietytoday,and accompanied itwillcontinueto wim inthefuture.Inancient used accompanypeople times,people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