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doc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9小题36分)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距今年份(年) 1.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下沉沉积—岩浆侵入—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岩浆侵入—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侵入—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2.下列关于此地开发建设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岩层修建隧道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最初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这是由地壳下沉,长期接受沉积而成的;紧接着沉积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即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褶皱;之后,褶皱中有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上覆岩层凹凸不平,整体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抬升过程中;岩层最上部又有沉积岩覆盖,说明岩层继续下沉接受新的沉积,故选D。第2题,由于有断层存在,断层处岩石破碎,有利于修建采石厂,但并不利于修路、修隧道或开发油气。 答案 1.D 2.A (2014·徐州市高三打靶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约特干古城遗址文化层深埋于地下的原因是(  ) 板块断裂地层下陷 河流泥沙沉积 风沙沉积 冰川冰碛物堆积 A. B. C. D. 4.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 A.1 000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6 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距今7 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解析 第3题,根据题干该古城遗址文化层位置是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深埋于地下主要受沉积物堆积作用形成的,包括河流泥沙沉积和风沙沉积。第4题,看地层剖面图,符合题意的只有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答案 3.C 4.B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处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 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 C.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 6.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是(  ) 解析 第5题,由等高线“凸低为山脊”的规律可知,甲处为山脊;由岩层分布可知,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故选B。第6题,a点海拔为150~200 m,b点海拔为0~50 m,且依据等高线“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的规律,确定沿ab剖面线地势起伏如A图所示,故选A。 答案 5.B 6.A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 8.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图是(  )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地堆积物最多,且依据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确定地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故选A。第8题,侵蚀岸坡陡,堆积岸坡缓。由图可知,处为凸岸、堆积岸;处为凹岸、侵蚀岸,故选C。 答案 7.A 8.C 读图,回答9题。 9.图示地区(  ) A.以内力作用为主 B.风沙较大 C.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D.地貌形成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析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有峰林、溶洞和钟乳石等,为喀斯特地貌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沙较小;形成该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故选D。 答案 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 (2014·南通市高三一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  ) 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升降运动 11.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看出岩层有褶皱和断层,表明该处既发生过水平运动也发生过升降运动。但是上部的岩层比较完整,表明还没有受到侵蚀和沉积作用。第11题,向斜处是地下水汇聚的地方,断层处水容易沿着裂隙流动,所以乙地和丁地开采煤矿时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答案 10.CD 11.BD (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 B.、地层中可能含有植物化石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M地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3.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