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宋隐逸诗研究.pdf
郝延斌:北宋隐逸诗人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以北宋隐逸诗人为研究对象,对隐逸诗人这一特殊的文学群体和文化现
象作深入全面的探讨,对北宋时期隐逸诗人的群体风貌做出客观全面的描述,客
观再现北宋时期隐逸诗人的生活状态。对于隐逸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和分析。本文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北宋隐逸诗人的群体风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切入,对北宋
隐逸诗人的群体风貌作出描述。第一节“北宋隐逸诗人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从时间角度出发,考察在北宋王朝的特定时期内,特定时代气氛,特定文化政策
以及特定政治事件影响下的隐逸诗人这一特殊群体。本文认为在北宋王朝初期和
末期,隐逸诗人相对较多,这和王朝建立之时与倾覆之前的社会非常态有密切关
系;北宋王朝的文化政策,以及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都对隐逸诗人有一定影
响:北宋时期的政治风波,如庆历党争、元祜党争、崇宁党争与宣和党争等,对
隐逸诗人也有深层次的影响。第二节“北宋隐逸诗人的地域背景及其影响”,从
隐逸诗人的地域分布加以考察,揭示其在地域分布上所呈现出的特点,并且探讨
了形成这种分布状态的原因。本文认为北宋隐逸诗人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为南多北
少,甚至南有北无的状态,而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南北文化政策的差异则是形
成这一状态的深层原因。本文认为亲缘关系和师缘关系与隐逸诗人的地域分布也
有~定关系。
第二章“北宋隐逸诗人的生活状态”,对研究对象的生活状态作了客观地考
察。本文认为隐逸诗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或者具有特殊身份的社会群体,
在生活状态上显然与社会大众不同,在精神状态上也不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合谋,
因此,才会构成所谓“隐逸文化”或者“隐士文化”。第一节“北宋隐逸诗人的
扬州大学硕士论文
生活来源”,探寻北宋隐逸诗人的生活依靠和经济来源。文章认为北宋隐逸诗人
的生活来源多源自于官方赠赐、亲朋资助、聚徒讲学、亲耕田里和生平积蓄等。
第二节“北宋隐逸诗人的交往情况”,认为多数的隐逸诗人都有非常广泛的交往
范围。文章考察了隐士与隐士的交往,隐士与官员的交往,隐士与僧道的交往等,
并且分析了这种交往建立的基础和原因。
第三章“北宋隐逸诗人的诗歌创作”,结合个案总结出北宋隐逸诗人诗歌创作
的历史地位,内容主题和审美品格,并从作家与作品,主体与文本的互动中揭示
出隐逸诗人群体中的矛盾。第一节“林泉高致与实际选择”,指出了隐居作为志趣
和作为实际生活方式的不同,并且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例,分析了隐逸诗人与山
水林泉的重要关系。第二节“放浪形迹与清苦模式”,分析了隐逸诗人的生活方式
与创作的态度,以潘阆、魏野为代表,指出了部分隐逸诗人的不同面目及其诗歌
创作特征。第三节“尘外之趣与价值追问”,指出并非所有的北宋隐逸诗人都是遗
世独立的,他们在追求脱俗志趣的同时,也有非常强烈的现世体验。第四节“理
学理趣与道济天下”,以隐逸诗人的角度对邵雍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他
的诗歌创作态度、创作方法,分析了这~较为特殊的隐逸诗人的诗歌创作。
第四章“北宋隐逸诗人的其他创作”。在主要分析了北宋隐逸诗人的诗歌创
作之后,本文涉及了他们作为词人和散文家的创作。北宋隐逸诗人的散文创作成
果传世并不多,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在文学史、思想史上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
影响。北宋隐逸诗人的词创作也不算繁荣,今天可以见到的词作品也不多,后世
词话、词论亦较少提及,但其中也不乏部分较为精彩的作品。第一节“北宋隐逸
诗人的散文创作”,以两位创作成果相对丰富的作家孙复和李觏为例,考察了他
们的散文创作。第二节“北宋隐逸诗人的词创作”,以谢逸的词创作为重点,分
析了隐逸诗人在诗与词中所表现的不同主题和情趣。
塑笙塑:!!塞堕垒重△堑塞———』
Abstract
its of
of as
ta.kesthereclusive
thesis
Thecurrent Be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朝谢氏与学.pdf
- 兰陵萧氏家及其文学研究.pdf
- 关于20世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pdf
- 关于“对”句几个句法和语义问题的研究.pdf
- 关于《等待多》的形而上学的思考.pdf
- 关于中国日学习者道歉用语的习得研究.pdf
- 关于中国非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的调查.pdf
- 关于中日五形容词比喻表现的研究——以触觉形容词为中心.pdf
- 关于优化设高中英语作业以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研究.pdf
- 关于会话场下反语的中日对比研究.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