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日五形容词比喻表现的研究——以触觉形容词为中心.pdf
要 旨
人④感觉法一般的I二、五感(祝觉、聪觉、触觉、味觉、嗅觉)汇分频冬扎、遭L/危
感觉器官汇上o刺激老受时判断老行oI,、否。扔否感觉I=窝寸否刺激}=ol,、、
毛④感觉形容嗣。净t敬、他。感觉形容嗣屯用l,、表现寸否二匕力;扔否。=机法、
共感觉的表现岂呼斌扎、r柔易力、l,、味J、r甘l,、声j艺1,、o定上弓K日常生活乃中t屯
上使者)机否表现t扬否。丧允、人力;五感形容嗣卺用I,、对象老秤佃中否噤、檬友段
刺激属性力、6好言嫌o、老感匕、r熟I,、爱情Jo上弓拯心理感觉---69耘用屯上起岛
扎¨否。先行研究℃法、触觉慷他。感觉老修饰中否耘用例力s最屯多I,、岂I,、弓桔谕力;
提出L百¨否力、岛、本稿法中13触觉形容匍圣中心汇L比喻表现。研究老行ol,、否。
本稿℃法、触觉形容嗣。使用例老全面的k稠查L、比喻表现④例文老大量k集幻
、中Etor)触觉形容嗣I二上z-o比喻表现。差昊客明岛力、I=中否上I=、五感形容嗣老使弓
埸合K、同遘l,、意避时否:E汇屯役立。二之定岂考之岛扎否。
本稿刃棒成i壹次④通哆汇乙I,、否。
丧矿、第1章I二挡l,、、先行研究老梭言寸L/危後、嗣题提起兰研究。目的老提示乙允。
次I二、第2章℃法、比喻。中。隐喻i=ol,、百群乙/l,、梭衬老行。允。毛扎I:、中Et力
触觉形容嗣。箍团岂分频老萧C弘危。
毛机t黻、第3章t陆、触觉力、岛视觉·聪觉·味觉·嗅觉^o形容嗣耘用例文汇上
o、隐喻的耘用④视点力、6中日触觉形容匍。分析老行。百、触觉巨他。感觉④嗣汇
生匕否耘用修饰阴保。特徵老说明L/允。
兢第4章℃法、中日触觉形容嗣肚五感老修饰中否定时℃法桉、心理感觉,\屯比
喻的I二修饰冬扎T¨否二岂力;明岛力、汇栓。走。隐喻的耘用④祝点力、6多o例文老分
析L/百、触觉力、6心理感觉,\o耘用修饰④特徵老税明L/危。
吝岛汇、第5章④中℃、中日触觉形容嗣。耘用阴保圣考察L危穑果汇上。百、毛机
芒扎。特徵、中日触觉形容翻。比喻表现④具同、作用中否原理老明岛力、I二中否上I=、
毛机老生E允要因老丧岂奶走。
最後限抟扫哆。部分℃眩、本稿。褚掺岂今後④髁题老示L危。
以上刃考察力,易、中日乃触觉形容嗣汇土否比喻表现汇9l,、下意味的耘用力差吴老解
明L允。而言话I:抬时否形容嗣。意味、7/r于叉表现岂歹乡叉表现及邙模数④意味^
拉强中否7口七叉投P力、易兄机霞、¨乃l,、乃拴遵l,、力s扬否岂I,、多二之力s明6力、汇栓。
纪。
牛一罗一F:触觉形容嗣 共感觉 比喻表现 中日对照
摘 要
人的感觉一般可分为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以相应的感觉器官
接受刺激从而进行判断。对于某个感觉的刺激,不仅可以用其相应的感觉形容词表达,
也有用其他感觉形容词来表达的情况。这被称为通感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柔
和的味道、“甜甜的声音”这样的表达方式。还有,人们用五感形容词评价一个对象的
时候,通过各种各样的刺激属性,感觉到喜欢或讨厌,也有像“炽热的爱情这样的心
理感觉方面的转用。先行研究提出,触觉形容词修饰其他感觉的转用例最多,所以本文
以中日触觉形容词为中心,进行比喻表达的研究。
本文中,全面调查触觉形容词的使用例,收集大量比喻表达例句,明确中日触觉形
容词比喻表达的差异,从而在使用五感形容词的时候,避免出现误用。
本文的构成如下。
首先,第l章,探讨先行研究之后,提出本文的出发点及研究目的。 ,
其次,第2章,详细探讨比喻中的隐喻。还有,讨论中日触觉形容词的范围和分类。
’ 然后,第3章,根据从触觉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的形容词转用例句,从隐喻
转用的视点分析中日触觉形容词,说明触觉和其他感觉之间产生的转用修饰关系的特
征。
第4章,中日触觉形容词不仅可以修饰五感,还可以用比喻的方式修饰心理感觉。
从隐喻转用的视点分析大量例句,说明了从触觉到心理感觉转用修饰的特征。
第5章,根据中日触觉形容词转用关系的考察结果,明确各个形容词的特征、中日
触觉形容词比喻表达的异同和作用的原理,从而总结产生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伊凡·克里的主客对立叙述模式及其解构策略.pdf
- 伊夫林·活一把尘土》的象征解读.pdf
- 伊迪丝·华在《欢乐之家》和《纯真年代》中对人性的理解.pdf
- 伍尔夫的诗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pdf
- 休闲的现代,现代性的休闲——论新文学作家的休闲观.pdf
- 会话分析理框架下《围城》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研究.pdf
- 会话含义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pdf
- 位移表达的汉对比研究——从类型学的角度.pdf
- 体育广告语的人际意义研究.pdf
- 体育新闻中喻翻译的译者主体性.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