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要
摘要
本论文主要围绕刘歆的经学思想进行论述。首先,简述刘歆生平,并考察了古
代文献中关于刘歆著作的记载及其作品的存佚情况。第二,论述《七略》中所体现
的经学思想。(-tz略》中的经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创“五经
象五常之说;(二)、重订“六经次序一一《易》为群经之首的经学思想;(三)、
重视古文经的经学取向;(四)、以《论语》、《孝经》、小学为经之辅。第三,探讨了
刘歆与今古文之争的关系,认为刘歆在争立古文的过程中,实际上体现了其实事求
是、兼收并蓄的经学思想。第四,论述刘歆在诸经的传承与发扬上所做出的贡献。
刘歆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梳理了先秦至西汉的学术脉络,总结了经学的发展历史,
并且重新审视了西汉经学的发展状况,主张改良经学、扶持微学,以达到推广道术
的目的,并为实现此抱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汉代乃至中国的经学发展史上,刘
歆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沟通西汉经学与东汉经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学
家,他对汉代经学所做出的贡献,当不逊于董仲舒和郑玄。
关键词:刘歆,经学,《七略》,今古文之争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汉代是中国经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汉代经学开始出现了昌明的局面,后又走向极盛乃至最后的中衰。在武帝至东
汉期间,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经师大儒,刘歆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刘歆,前人褒贬不一,与汉代的其他经学家相比,后人对刘歆的研究不免
显得落寞。随着现代经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很有必要对刘歆的经学成就作进一步的
探讨,特别是刘歆著作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本文主要围绕刘歆的经学思想进行
研究,分作四章论述,分别为:刘歆生平与著述;《七略》中所体现的经学思想;刘
歆与今古文之争;刘歆对诸经的传承与发扬。
在绪论部分,首先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及成果。前代学者对于刘歆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七略》一书,论述刘氏父子在校雠学、目录学上
所做出的贡献;二是围绕他与今、古文之争展开,这也是争论最为激烈的一方面;
三是对刘歆作品的辑佚。其次,归纳了本课题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现状。近几十年,
学术界关于刘歆的研究有所深入,除目录学史、文献学史外,哲学史、思想史、经
学史、天文学史等方面都有提及刘歆,但篇幅并不长,特别是早期的著作中,对于
刘歆显然都不够重视,且大多将他附于其父刘向之后。但总体而言,关于刘歆的学
术研究,仍然有取得新的进展。最后,论述了本文的主旨及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以
《汉书》中所采录的刘歆的著作为底本,参考后人的各种辑佚本,在深入解读刘歆
著作的基础上,对刘歆的经学思想作出较为系统及深入的研究,以期客观地评价刘
歆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
第一章简述刘歆生平与著述。该章简述了刘歆的生平及其学术渊源,并考察了
古代文献中关于刘歆著作的记载及其作品的存佚情况,最后对刘歆的学术成就作了
简短的总结。刘歆所从事的学术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律、度、量、衡方面;历法
方面;礼乐方面;食货方面;祭祀方面;帝王系统方面;灾异说方面;整理文籍方
面,可以说刘歆确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第二章论述《七略》中所体现的经学思想。第一节为《七略》考述。该节考察
了《七略》的创作背景和成书时间,《七略》、《别录》的散失及后代的辑佚情况,对
《七略》与《别录》的关系进行辨析,并考辨了《七略》与《汉书·艺文志》的异
同。笔者认为《七略》与《别录》实为二书,因此不可将其归为刘向之作;而《汉
V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志》基本沿袭了《七略》原貌,所以以《汉志》为本来研究《七略》的经学思想,
是合情合理的。第二节以《七略》中的《六艺略》为基础,来论述《七略》中所体
现的经学思想。《七略》中的经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创“五经
象五常之说:二、重订“六经次序一一《易》为群经之首的经学思想;三、重
视古文经的经学取向;四、以《论语》、《孝经》、小学为经之辅。第三节是总结。《七
略》一书是对先秦至西汉的学术文化的总结,它体现了汉代独尊儒术、推崇“六经
的时代思潮,刘歆等人通过整理典籍,梳理学术脉络,为经学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略一点,即《七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