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隐诗歌研
罗隐诗歌研究
王思丽
摘要罗隐是晚唐很有特色的一位诗人,因为屡试不第,遂改名为“隐”,坎
坷的遭遇、傲直的人格使他一触即发,尤以讽刺诗为人称道。今存诗集《甲乙集》
十卷并补遗一卷,共四百九十七首,其中近体诗有四百五十多首,尤以七言律诗
最多,占其诗歌总数的一半以上。本文以罗隐诗歌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晚唐的历
史文化背景中探讨罗隐诗歌的总体风貌及其成因。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简述罗隐的生平和思想。罗隐参加科举考试十多次,累举不第,久困
科场,五十五岁东归入钱缪幕后才结束了漂泊的生活。他早年信奉儒学排斥道家,
随着一次次落第的打击和入幕后生活的安逸,对道家的态度由排斥渐渐转化为亲
近。罗隐极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他孤高自傲、不肯屈已从人,以至
于应举十多次却始终不得中。欲仕不第,愤懑之余,便向往归隐,但是内心深处
浓重的进士情结令他欲隐不罢。有才不得施展,于是罗隐把心中的不平发之为诗
文,对唐末政治的黑暗腐朽极尽讽刺;可是当农民起义将要推翻唐王朝时,他却
表现出深深的眷恋之意,还把起义的农民称为盗寇。坎坷的经历和矛盾的思想反
映到诗歌中表现出罗隐强烈的功名意识和对现实的广泛关注。
第二章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分析罗隐诗歌的题材、意象、用事和语言。首先
分析了罗隐最具代表性的四类诗:他的寄赠诗表现出对求仕的执著;下第诗反映
了由苦闷到愤激的情感历程;咏史诗显示了警拔超俗的思想;咏物诗借物言志泄
不平之气。强烈的入世思想使罗隐诗歌具有现实意义,不遇之悲投射到诗中便形
成了悲苦激越的基调。诗中诸多表示仕、隐的意象反映了罗隐累举不第的苦闷与
彷徨;自诩为祢衡、阮籍等狂士折射出他狂狷傲世的性格,正是这样的性格促成
了他闻名于世的讽刺诗;通俗而富有哲思的语言和议论的笔法体现了唐诗向宋诗
过渡的典型特点。
第三章重点论述罗隐的讽刺诗。首先追溯了讽刺诗的渊源及唐代讽刺诗的演
进;接着分析其讽刺诗的思想内容——刺科场腐败、讥统治者荒淫奢侈、讽世风
浇薄;然后通过与自居易讽谕诗的比较,突出罗隐的讽刺诗涉及面广、讽刺手法
多样、讽刺力度强的特点。上至君王将相,下至投机钻营者,大到科场取士,小
到世态人情,罗隐的讽刺诗无所不涉;或运用议论尖刻直刺,或讽兼比兴迂回曲
折,于嬉笑怒骂间刺世嫉邪,锋芒毕露。最后指出晚唐科场黑暗和狂傲的性格是
其讽刺诗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主要考察罗隐的七言律诗。其七律的主题分别是写时政、抒友情、登
临咏怀和酬赠,表现出雄健沉郁之气。格律上,用律工稳,多拗救;对偶流畅;
用韵严格表现出峭直的艺术风格。
总之,罗隐的诗由个人的不幸遭遇所引发,抒写了他苦闷怅惘、愤激不平的
情怀,形成了悲苦激越的基调,同时受他狂傲人格的影响,在晚唐诗苑中显出一
份别有的雄健与沉郁,尤其是他的讽刺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俗又富
有哲思的语言和议论的笔法体现了唐诗向宋诗过渡的典型特点。
关键词:罗隐 科举考试 讽刺诗 七言律诗
II
The of
LuoYin’S
Study Poetry
Sili
Wang
Yina
Abstract:Luois inthelate writerofthis
stylisticpoet TangDynasty.The
andtriesto and the
thesisstudieshis his totracecauses
generalize
poem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