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汉味觉范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对比研究
研究生:王银平 年级:2005 级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指导老师:罗耀光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 文 摘 要
传统上隐喻被认为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而认知语言学更强
调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许
多基本概念系统以及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即隐喻是我们对一切抽
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领域对具体的隐喻现象研究非常广泛,但涉及到味觉隐喻的研究却
很少,目前对英汉味觉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本文以味觉范
畴隐喻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对英汉味觉范畴隐喻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探讨英汉味觉隐喻
化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在味觉隐喻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本文依据概念隐喻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大量英汉语料进行对比分析,系统考查了味
觉行为及其功能,味觉器官以及味觉效果词等语料。研究发现,味觉行为“尝(chang)”和
“taste”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和物质世界领域;味觉功能“味”和“taste”主要投射到认
知和情感领域;味觉器官“舌(she)”和“tongue”主要投射到语言领域;味觉效果词“酸
(suan)” 和“sour”、“甜(tian)” 和“sweet”、“苦(ku)” 和“bitter”、“辣(la)”和
“peppery”主要投射到人及情感领域和应用于通感领域。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语料,本文
探讨了两种语言在味觉隐喻表达上的异同。总体而言,普遍性大于差异性。其相似性揭示
了英汉味觉隐喻同样源于身体经验,具有共同的生理、心理基础和认知的普遍性。同时,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在表达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源域相同,目标
域空缺;概念隐喻相同,隐喻表达分歧;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相同,汉语和英语理解各异。
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中西思维方式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讨论。这些共性和差异是基于人类共同
的生理心理结构,认知模式和不同的文化模式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变异。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味觉范畴隐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证
实了当代隐喻理论中的概念隐喻以及味觉范畴隐喻存在着认知的普遍性和文化的相对性,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对于味觉隐喻研究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味觉隐喻; 普遍性; 差异; 认知; 文化
iv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s of Tast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ostgraduate: Wang Yinping Grade: 2005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Luo Yaoguang
Major Field of Study: Foreign Linguistics Applied linguistics
Orient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bstract in English
Traditionally metaphor is considered as a matter of language and a figure of speech while
cognitive linguists view it as a cognitive phenomenon. Metaphor is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us
to construct the outside world. 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 by means of which we live, think
and act 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 Metaphors are powerful tools for u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国情景喜中言语幽默的顺应关联性分析——以《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例.pdf
- 美国总统就演说辞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以维护宪法为例.pdf
- 美国情景喜《好汉两个半》中幽默语言的话语分析.pdf
- 美国报纸对国食品安全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pdf
- 美国旅游广中的互动性探析.pdf
- 美学视角下标语英译策略研究.pdf
- 美姑彝族毕文化社会功能及其变迁.pdf
- 美国环境文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pdf
- 翁方纲纂《库全书提要稿》研究.pdf
- 美的问题:类学个案分析.pdf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