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
一浅析中外学术之兴趣异同
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王晴佳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大事。每当五四周年来临,海峡两
岸一般都会办一些纪念活动和学术会议。今年也同样如此。在中国大陆,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和北京大学,都照例举办了这样的学术活动。而在台湾海峡的对岸,台北中研院近史
所,也在五四的当天,召开了一天的学术会议。虽然在台湾,前几年由于政局的变幻,从
社会到学界,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时有起伏。但今年近史所的会议通知,还是这样开题:“2009
年是『五四迢勤J九十迥年。在我们的生活世界袒,『五四J永速是倜靛不盎的话题”。1这
一“说不尽”的说法,十分真切地展现了现代中国人和中国学人的“五四情结”。
我这里所指的“中国人和中国学人”,泛指所有带中国血统的人士。因为就我的观察,
身居海外的华裔学者,也对五四的研究情有独钟。2自从周策纵在1960年用英文出版了《五
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3之后,在华人留学生和华裔学者中,继续从事五四研究的
大有人在,直至今天,成为海外研究五四的一支生力军。根据美国的博士论文资料库,自
从周策纵在1956年写了博士论文以后,直接以五四为题的博士论文共有二十篇,其中华裔
人士占十四篇。如果再扩大一下搜寻的范围,以“五四”作为关键词来寻找与五四相关的
博士论文,则共有144篇。经过粗略统计,在这些论文中,其中华裔人士(台湾、中国大
陆和香港等地的留学生)完成的达百分之七十以上。4有如此多的华裔学生选择五四为题来
写作博士论文,又与他们的华裔教授有关。在他们退休以前,余英时和林毓生先生都指导
了华裔学生完成了有关五四的论文。如余英时的弟子王、巩森,其博士论文便以五四名将傅
斯年为题,以后又经余先生的推荐,由剑桥大学出版。5而林毓生先生的许多华裔弟子,绝
大多数都选择了与五四相关的课题写作他们的博士论文。6这些前辈学者的身体力行和推荐
指导(余英时先生在近年还运用新发现的史料,发表了不少有关胡适和顾颉刚的论著,在
中文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此不赘述)。显然也促成和助长了华裔学生的五四情结。当然,对
于华裔学生来说,由于长年文化教育的浸淫,他们的五四情结似乎也不用老师们特意的培
植。
提到华裔人士五四情结的浓厚,则似乎还必须提一下任教圣约翰大学多年的李又宁教
授。李教授兴趣广泛,其研究涉猎众多。但毫无疑问,她对五四、特别是胡适研究,情有
独钟,投入最多。李教授曾出资成立天外出版社,在美国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胡适的丛书,
。httP://例.mh.Sinica.edu.tw/i/index-1.asp?strMod=ShowSjd=75。
China to
2笔者也忝列其内,曾著有InventingthroughHistory:theMay,CourthApproach
ofNewYork
University Press,200t),是根据博士论文改编的。
Historiography(Albany,NY:State
in
FourthMovement?Intel]ectua]RevolutionModern
3见Tse—tsungChow。TheMay China(Cambridge
MA:Harvard Press。1960)。
University
Dissertationsand
‘这个资料库由密歇根人学管理,名为“Digital Theses”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有收藏。
5 Fan-sen Ssu-nien:A£jfeinChinese and
Wang.Fu History
Press.2000)。王的博十论文于1993年完成。
University
6参见林的弟子和朋友所著、丘慧芬编《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台北:允晨文化,2005)中的作者简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