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pdfVIP

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pdf

第32卷第8期 应用化学 V01.32Iss.8 2015年8月 CHINESEJOURNAL0FAPPUEDCHEMIS7ntY Aug.2015 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 崔荣朕。唐艳茹6 马玉芹。杨秀云。耿丽华” 李云辉” (4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130022;6长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2) 摘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在全彩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广泛 关注。时至今日,与现有的红色和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相比,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蓝色有机电致发 光材料和器件却始终匮乏。相对而言,蓝光材料具有较宽的能隙,因而很难获得低电压、高效率和良好稳定性 的深蓝光器件。通常,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通过混合三基色或者两种颜色的方法获得。但是无论哪种 方法,蓝光材料均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能量传递将蓝光转化为红光和绿光。因此,研发出具有优 越综合性能的蓝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推广及应用十分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蓝色荧光材料、蓝色 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蓝光材料在蓝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并结合现有工作,对蓝色有机 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蓝光材料;荧光和磷光材料;高效率;良好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旬518(2015)08旬855一18 DOI:lO.11944/j.issn.1000旬518.2015.08.150134 (O唱anicLight.Emitting 发光器件,当电荷(电子和空穴)被注入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膜时,电子和空穴复合形成激子并将 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进而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经过辐射失活而发光。OLEDs具 有主动发光、驱动电压低、轻薄、发光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可弯曲折叠、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进行大 面积生产等优点,因而在信息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剖。 的电致发光现象,由于器件的发光层厚度高达20斗m,导致其在400V的驱动电压下也仅能看到微弱的 发光,因而并未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该工作具有非同凡响的开创意义,它揭开有机电致发光 研究的序幕。1982年,Vincent研究小组¨o制备出0.6“m的蒽沉积膜,首次将工作电压降到30V以内, oxide)透明薄膜作为阳极,镁、银合金作为阴极,八羟基喹啉铝(Alq,)兼任电子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芳 香二胺衍生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制备出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 件的发光亮度达到1000cd/m2,最大功率效率为1.5l∥W,驱动电压仅10V,在氩气中的寿命超过 100 室旧1将聚合物PPV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借助旋转涂布工艺获得良好的成膜效果,开拓了聚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这一突破使0LEDs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有机小分子材料的真空蒸镀工艺,在20多 年后的今天,正是旋转涂布工艺使得大面积OLEDs照明产品和显示器成为可能。 2015JD4—13收稿,2015旬5—14修回,2015躺.02接受 吉林省发改委项目(2014Y115)、长春市科技局项目(2013056)资助 材料 万方数据 应用化学 第32卷 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发始终是OLEDs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全彩显示还是白 光照明,高稳定性、高色纯度、高效率的红、蓝、绿三基色发光材料均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各种有机电致 发光材料中,蓝光材料的研发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提供照明、显示必需的蓝光,还可以通过能量转 移来获得红光和绿光归d1|。红光、绿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相对成熟,其性能已经得到极大提高,基本满 足产业化需求。目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超过25%,电流效率超过50cd/A,工作 寿命超过100000 h,而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超过25%和 130 lrn/w。理论研究发现,随着三重态能级的提高,不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