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应用性问题典例分析》.doc
应用性问题1.三角形中的有关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问题有: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实际问题中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和俯角:在目标视线和水平视线所成的角中,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视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2)方位角:指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水平角.
例1.(1)某人朝正东方走km后,向左转1500,然后朝新方向走3km,结果它离出发点恰好km,那么等于 ( )
(A) (B) (C)或 (D)3
解:C 提示:利用余弦定理
(2)甲、乙两楼相距,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则甲、乙两楼的高分别是 ( )
A B
C D
解:A
(3)一只汽球在的高空飞行,汽球上的工件人员测得前方一座山顶上A点处的俯角为,汽球向前飞行了后,又测得A点处的俯角为,则山的高度为( )
A B C D
解: B
(4)已知轮船A和轮船B同时离开C岛,A向北偏东方向,B向西偏北方向,若A的航行速度为25 nmi/h,B的速度是A的,过三小时后,A、B的距离是 .
解:90.8 nmi
(5) 货轮在海上以40km/h的速度由B到C航行,
航向为方位角,A处有灯塔,
其方位角,在C处观测灯塔A的
方位角,由B到C需航行半小时,
则C到灯塔A的距离是
解:km 提示:由题意知 ,利用余弦定理或解直角三角形可得
变式训练1:如图,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
解:连接BC,由余弦定理得BC2=202+102-2×20×10×cos120°=700.
于是,BC=10.
∵, ∴sin∠ACB=,
∵∠ACB90° ∴∠ACB=41°
∴乙船应朝北偏东71°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
例2. 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 ,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持续多长时间?
解:设在时刻t(h)台风中心为Q,此时台风侵袭的圆形区域半径为10t+60(km)
若在时刻t城市O受到台风的侵袭,则
由余弦定理知
由于PO=300,PQ=20t
故
即 解得
答:12小时后该城市受到台风的侵袭,侵袭的时间将持续12小时.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海岛A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一艘船向正南方向航行,在B处测得岛A在船的南偏东方向上,船航行30海里后,在C处测得岛A在船的南偏东方向上,如果此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有无触礁危险?
解:由题意得,在△ABC中,BC=30,,
所以 ,由正弦定理可知:
所以,
于是A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船继续向南航行无触礁危险。例3. 如图所示,公园内有一块边长的等边△ABC形状的三角地,
现修成草坪,图中DE把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D在AB上,
E在AC上.(1)设AD,ED,求用表示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DE是灌溉水管,为节约成本希望它最短,DE的位置
应该在哪里?如果DE是参观线路,则希望它最长,DE的
位置又在哪里?请给予证明.解:(1)在△ABC中,D在AB上,
S△ADE=S△ABC
,在△ADE中,由余弦定理得:
(2)令 ,则 则
令 ,
则
;
有最小值,此时DE∥BC,且
有最大值,此时DE为△ABC
的边AB或AC的中线上.变式训练3:水渠道断面为等腰梯形,如图所示,渠道深为,梯形面积为S,为了使渠道的渗水量达到最小,应使梯形两腰及下底之和达到最小,此时下底角应该是多少?
解:设 ,则,
所以
设两腰与下底之和为,
则
当且仅当 时,上式取等号,即当时,上式取等号
,所以下角时,梯形两腰及下底之和达到最小.
例4. 如图,半圆O的直径为2,A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OA=2,B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问:点B在什么位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局招聘考试《铁路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 《QSY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实验题】(试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VIP
- 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docx VIP
- 技术标书技术方案(完整资料).pdf VIP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pdf VIP
- DB21_T 1565-20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_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pdf VIP
- 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PPT.pptx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