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冯世纶 伤寒应用》.pdf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前言(一)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冯世纶简介冯世纶,1965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
药大学中医系,当年被分配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最初受
教于董建华、赵绍琴、张志纯老师,半年后师承于胡希恕老师,业余时
间听取讲授《伤寒论》,对胡希恕老师以八纲释六经,不以脏腑经络讲
《伤寒》有所了解。1966 至1967 年到延庆巡回医疗,用经方得心应
手,体悟到经方的优越性。70 年代担负中医内科教学、实习、编写教
材中、及担负防治气管炎、痹症科研中,亦常试用经方。70 代末期至8
0 年代初期再次听取胡希恕老师讲授《伤寒论》,并录音、整理资料力
争出版,但只是争得了部分临床经验刊出。1983 年调任至卫生部中日
友好医院工作,更重视经方考证,撰写了《伤寒论》溯源、《伤寒论》
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等论文。1991 年在香港出席中日学
术会议讲“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受到国内外好评。1994 年几经努力主
编的《经方传真》终于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于1997 年主编出
版了《古今养生法500 种》。1998~2000 年曾赴瑞士巴登中医治疗中
心工作,其间再次整理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文的
研究,为《中国汤液经方》一书的出版做好了充沛准备工作。2001 年
应中医管理局之约,主编出版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200
4 年出版了《张仲景用方解析》;2005 年倡导学经方要学《伤寒论》
原文,并在北京中道堂讲授《伤寒论》原文。该年终于出版了《中国汤
液经方》;2006 年出版了《解读张仲景医学》;2006 年6 月应宁波
中医学会邀请、2006 年12 月应南京中医药大学邀请讲授经方研究经
验,受到中医界关注,爱好经方者开辟网站,传承、探讨胡希恕先生学
术观点。2007 年出版了《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__________》,胡希恕
先生学术思想得到较全面传承。
道解惑话经方——访冯世纶教授黄 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冯世伦教授是
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
等著名老中医。冯先生教学、临床近半个世纪,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
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的理论体
系,著作颇丰,为中医界所敬仰。
2006 年12 月,应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
活动的邀请,冯世伦教授来作了两场精彩的报告。晚上报告结束后,我
们有幸到冯教授下榻的宾馆拜访,冯教授娓娓而谈,启迪后学,对众多
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阐发观点,或分析、或引据、或举例,生动形象
地解开了我们在读张仲景医学时遇到的诸多疑问。
有是证,用是方冯世伦教授认为《伤寒论》是症状反应学。方证就是用
某方的症状综合群,如桂枝汤的方证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等,如果患者于某时某地反应出此方证,为用方提供了上述合适的依据
时均可使用桂枝汤治疗。这种以方名证的形成,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
总结,是经方发展的特点,也是构成《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
体系的特点。经方方证即为人体患病后常见症状的规律反应。
辨方证是一种朴素的、对应性很强的、凝聚了古人几千年临床经验的辨
证方法,有规律可寻,具有可操作性。凡是疾病表现与原文相符,即可
用原文所提之方治疗,这种通过选择、辨别然后确认,以期找到适于病
情之方的过程,称为辨方证。此谓“有是证,用是方”。
少阴病为表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冯教授将伤寒六经病以阴阳和
表里分为表阳证(太阳病)、表阴证(少阴病)、里阳证(阳明病)、
里阴证(太阴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和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少阴病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为少阴病提纲证。少阴病以八纲解
当为表阴证,与太阳病之表阳证相对应,此为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的证
候。并将《伤寒论》第7 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视为少阴病的辅助提纲证,将“无热恶寒”作为少阴病“脉微
细,但欲寐”的补充。
单纯少阴病之“脉微细”是相对于太阳病脉浮或紧或缓而言,纯少阴病之
“脉微细”时亦当为浮,然而少阴病因气血俱衰,故而脉虽浮但微细,治
疗时以发汗然不能太过,同时必须配以附子甘草等温性亢奋、强壮之品。
而麻黄附子细辛汤之“脉沉”者,当为少阴合并痰饮之证,或素有痰饮者
出现表邪为水饮所郁而化热的少阴证,故在微发汗的同时加强壮之附
子,温化痰饮之细辛。以此亦可理解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
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等为少阴病范畴。
“专病专方”不可取对于专病用专方治疗方法,冯教授的态度是否定的。
他说,疾病本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统计全套课件.pptx VIP
- 台球厅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x VIP
- 海外代理协议合同协议.docx VIP
-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简述10KV 高压配电柜安装.doc VIP
- 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RB∕T 174-2021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专业要求.pdf
- CP-717安装指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