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咬文嚼字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docVIP

高中语文 咬文嚼字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咬文嚼字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第四单元训练十三咬文嚼字 课前预习 无师自通 1.给加点字注音。 答案:(1)jué (2)qiē (3)jìn (4)yùn (5)jiè (6)hún 2.对下面加点字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端木遗风(端木,即孔子的弟子子贡,因善做买卖,家有千金) 柳岸灞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B.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 杀青(古人在竹简上著书,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竹简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C.兴会(高兴,得意) 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D.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答案:C 解析:C项“兴会”在文中的意思是“偶有所感而产生的意趣”。 3.填表。 举 例 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①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②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③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④ 答案:①增减文字,意味不同。②不同字眼,不同意味。③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④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4.填空。 朱光潜,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当代著名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答案:美学家 《西方美学史》 课堂巩固 一点即通 1.文中“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两个典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惠施 曹植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对下列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这里“似乎”,表明这只是作者无端的猜想,尚无根据。 B.(王若虚的修改)“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这里的“似乎”是“貌似”的意思。语意是否定的。 C.“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文字所应有的严谨精神。”这里的“随便”与“粗枝大叶”说明举例和讨论均是较肤浅的,仅供参考。 D.“你如果随便从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套板反应”指严格遵循语言习惯和语言规律,表意准确的语言现象。 答案:B 解析:A项用“似乎”表明作者语言委婉,出言谨慎;C项中的“随便”与“粗枝大叶”是 说明实例多,不胜枚举,不自谦的意思;D项“套板反应”指那些习惯于旧思想、旧说法, 安于套语滥调,毫无创新的语言现象。 4.对文中有关“推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用“推”或用“敲”有各自不同的意境:“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B.“推敲”的事例是从文字表达的意境的角度要求咬文嚼字的。 C.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是: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D.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是说明更动了文字,思想感情并没有发生变化,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答案:D 解析:“思想感情并没有发生变化”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 思想情感。 5.本文的思想内容给我们以何启发? 答案:(1)咬文嚼字是文学艺术进步的根本途径。 (2)咬文嚼字是精读文章的一个基本方法。 (3)咬文嚼字有助于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课后检测 触类旁通 一、基础部分 1.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咬文嚼字(jué) 锱铢(zhī) 斟酌(zhēn) B.镞矢(zú) 胸襟(jīn) 剥啄(zhú) C.岑寂(cén) 王嫱(qiáng) 付梓(zǐ) D.尺牍(dú) 下乘(chéng) 憎恶(ě) 答案:C 解析:A项“嚼”读为“jiáo”,“锱”读为“zī”;B项“啄”读为“zhuó”;D项“ 恶”读为“wù”。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透彻 词藻 流弊甚远 研究一番 B.类形 苦茗 中石没镞 自鸣得意 C.捉摸 玩索 索然无味 斩钉接铁 D.搅扰 自励 语言凝练 纸离破碎 答案:A 解析:B项“形”应为“型”;C项“接”应为“截”;D项“纸”应为“支”。 3.下列各句应填的关联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