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过程热质交换规律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液除湿过程热质交换规律分析

1·10 · 技术交流     暖通空调 HVAC  2 0 0 5 年第 3 5 卷第 1 期          溶液除湿过程热质交换规律分析 ☆ 清华大学  刘晓华  张  岩  张伟荣  谢晓云  江  亿 摘要  除湿器和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的重要传热传质部件。建立了一个测试叉流除 湿、再生模块性能的实验台 , 以溴化锂溶液为除湿剂,用除湿量、除湿效率和体积传质系数描述 除湿效果 ,实验测试了溶液和被处理空气的进口参数对除湿器性能的影响。由实验数据得到 的准则关联式 ,可供叉流除湿器设计参考使用。 关键词  除湿溶液  热质交换  叉流  实验 He at a n d m ass tra nsf er p erf orm a n c e a n alysis o n liq uid d esic c a nt d e hu midific atio n p ro c ess ★ By L i u Xi a ohua , Zha ng Ya n , Zha ng We i r ong , Xi e Xi a oyun a nd J i a ng Yi Abstract  Establishes a performance testbed for crossflow dehumidifiers and crossflow regenerators which are major components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Selects moisture removal rate , dehumidifier effectiveness an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describe 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dehumidifier and carries out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a dehumidification module using LiBr solution as liquid desiccant. Proposes the dimensionless mass transfer corre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results be used in design of the crossflow dehumidifier. Keywords  liquid desiccant ,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crossflow , experiment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 China 0  引言 的实验结果。逆流装置虽然传热传质的效果优于叉流, 但 溶液除湿系统由于其在去除潜热负荷方面的优越性 , 逆流接触形式使得空气和溶液的热质交换装置不好布置、 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除湿器和再生器是溶液系统的主 占空间大,很难使用多级串接的形式 , 一般采用单级形式。 要部件 ,其传热传质效果直接影响整个溶液除湿系统的性 叉流热质交换装置相对于逆流而言 , 使得风道的布置更为 能。由于热质交换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 , 如空气与溶液的 容易、占用空间小 , 多个装置很容易结合起来, 形成多级的 接触形式、填料的形状和种类、空气与溶液的进口参数等 除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