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期海关涉外走私和法律处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十九世纪中期晚清海关涉外走私及其法律处理制度。在第一次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海关一管理采取的是指定通商口岸,通过行商征收涉外税收 的“居间海关运行制度,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海关。 鸦片战争以前,由于清政府的贸易封锁政策以及官场腐败,很大程度上“居间海 关已成为外商走私的一条通道。海关事务本属一国内政,涉外走私案件自应由本国政 府行使管辖权。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籍税务司制度在清朝的建立,以英国为首的 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手段,干涉中国海关行政,逐步掌握中国海关行政权, 同时以其制定的内部制度规范海关行政,包括预防和制裁海关走私活动。这一过程中存 在着一个似乎令人费解的历史矛盾,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中国海关制定和实施了预防和 制裁走私的规章制度,使中国的海关秩序得到相当程度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此背景下, 也因外国领事公使得以介入走私案件的处理和审讯,使中国政府的海关执法权受到严重 损害。 由于清末海关的特殊性质,对于清末海关在贸易、投资、税收方面的研究十分深 入,有关资料也比较丰富,关于外籍税务司制度,更是从它的形成、发展,内部以及外 部职能方面有着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 晚清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从“天朝无所不有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 种制度和思想上的变化体现在晚清社会的各个方面,海关作为中外接触的第一道大门, 最能体现这一时期中外制度以及思想的矛盾和碰撞,本文拟通过对十九世纪中期海关涉 外走私问题的考察,梳理这一时期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制度,探讨其 利害得失。 关键词:晚清涉外走私、外籍税务司、清末海关法 中图分类号:D929(中国法律史) 4 Abstract is themiddle1 111emain ofthisdissertation 9th object foreign-relatedsmug酉esduring ofChinaandtherelevanttreatmentthereof.Beforethe1st century legal opiumWar,the its and businessmen tradingportsimposeduponforeign through Qinggovernmentappointed customswerenotthesameastheonesinmoderntimes.Afterthe1stOpium hangshang.Its aseriesoftreatieswithwestern wasforced War,the countries,and Qinggovernmentsigned to its such westerncountriesheadedBritain opencountryboard.Duringprocess,the by theexecutiveofChina’Scustoms afomsaidtreatiesand acquired power stepbystepthrough affairsofChina’Scustoms.The ofcustoms theactualcontroloftheexecutive superintendent ofthe

文档评论(0)

llllss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