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身工》赶得出课本赶不出盛世
看到四川渠县民政局收养所将数十名智障残疾人卖给乌鲁木齐黑心老板做包身工的消息,笔者不能不想起自己原先教书时课本里的保留篇目:《包身工》。这篇课文是夏衍同志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也是中国社会最黑暗时期之一——的一篇报告文学,它充分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女工在洋人工厂里的非人待遇和悲惨命运,是我们党和政府用来教育新中国红领巾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典教材之一。然而到了特别是年代,这篇经典却被无情地赶出了教材!联系思想政治文化战线上的社资不分的主体潮流,大概是因为这篇课文对某些特色传统的描绘太容易让人敏感于现实,确实是不删不行。
不过让那些能够把《包身工》赶出课本的群体比较丢脸的是,他们却实在无法将“包身工”赶出自己拼命鼓吹的所谓五千年最好盛世!从山西的黑窑工到今天的包身工,无一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揭露和展示着新时代资本家与黑官员的惊人罪恶。他们所害怕的,恐怕正是唤起民族尤其是工农大众对于自己跟着共产党浴血奋战所推翻的旧社会的痛苦记忆!所以他们不惜无视党旗国旗的颜色,也要把旧社会的罪恶尽力加以回避甚至是掩盖!在将《包身工》赶出课本这一点上,他们确实获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如果真要消除一个民族对于苦难黑暗年代的记忆,恐怕他们永远也不会如愿!
现实的层出不穷的包身工就继续给广大人民群众上着活生生的无可辩驳的大课。资本来到世间就充满着罪恶,这是马克思的教导。而当资本再次嚣张于红旗之下,它的罪恶本性当然也更加具有时代特色——这大概也是资本复辟的一种与时俱进吧。那些有本事把《包身工》赶出课本的人,不但没本事消除新社会的包身工,说不定正是那些制造新时代包身工的群体在授意他们把这面镜子从更多后代更多潜在包身工手上夺走,以免映照出新资本家和新官僚光鲜面皮之下的黑心黑肺来。
当《包身工》在课本里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没有包身工;当《包身工》被赶出课本的时候,包身工便摩肩接踵地而且是血淋淋地站在我们的眼前……
(详见相关报道:/society/2/detail_2010_12/13/3478212_0.shtml
组图:“包身工”遭多年非人奴役
?
?
?
?
?
?
?
?
?
?
?
?
天山网讯(记者马乐 秦鹏摄影报道)托克逊县库米什镇老国道247公里处有一家名为佳尔思的绿色建材化工厂(以下简称佳尔思厂),十余名工人(其中8人为智障人)三四年来在这里遭遇了非人待遇。周边邻居在经过多年沉默后,再也无法忍受良心折磨,向本报讲述了他们看到的残忍场景:工人们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工钱一分都领不到……
12月10日,在报料人指引下,记者驱车赶到库米什镇一探究竟。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人们只能用布条遮住鼻孔来防尘。
动作迟缓而呆滞
10日中午12点多,在与佳尔思厂一墙之隔的一个院落里,几个邻居听说记者来了,聚集在这里声讨佳尔思厂。一家石英厂的老板老王介绍,这里的工厂一般10月份就会停工,第二年的3月才会复工,工人每人每天工资最少150元,而佳尔思厂则完全不同:“一年365天佳尔思厂从来没见停过工,而且这些工人一分工钱都领不到自己的手上。”
中午1时,记者来到佳尔思厂,空地上粉尘没过脚踝,近20公分厚。一阵微风吹过,粉尘就会夹卷着往嘴和鼻子里钻。
距佳尔思厂的粉碎机器十米开外,堆放了大半圈约3米高的做大白粉原料的石材,爬上原料堆,工人们工作的场景清晰可见。一位身着红色破夹袄的工人,将榔头高高举过头顶,喊着“嘿!嘿!”的号子,砸向三四十厘米见方的原料石;装车工呆在一边,看石头被砸成小块后略略停顿便直挺挺地弯下腰,一块块捡起缓缓地转身,扔进手推车。两人配合装满一车手推车原料石,花了近半个小时。不远处,有工人步履蹒跚地推着手推车,将原料石运到机器旁,等待机器修好后进一步加工。旁边一位装车的工人铲一铁锨石头,顿一下,看看手套;再铲一铁锨,又停顿一下,提了提系着尼龙绳的裤子,又开始工作。虽然头上、衣服上落满粉尘,但除了一名工人在鼻子上“挂”着片烂布外,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做防护。
工作区域内,除了喊号声,没有人说话;工人们的动作迟缓、呆滞。
从中午1点一直到下午5点,尽管午饭的时间早已过了,但没有人喊工人们吃饭。
来自“乞丐收养所”
记者靠近拍照时,被一名工人发现,他含混不清地大叫一声:“老板,有人照相。”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采访,记者快步回到旁边的院落。晚上11时,记者摸黑再次来到佳尔思厂。白天停歇的机器开始运转。除了穿红衣的男子,还有4名工人在重复着白天的工作。当晚,机器声轰鸣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记者来到佳尔思厂外观察时,被老板娘发现。记者亮明身份,称因为有人举报这里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拍照取证。听记者这样一说,慌忙赶来的工厂老板李兴林放下心来。当记者质疑工人防护措施不足的问题时,他主动表明自己手续齐全,与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也称四川省渠县残疾人自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