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随着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格局的日趋激烈与经营环境不确定的增强,我 国银行业有机遇,更有挑战。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而竞争优势本质上是效率优势。无论从监管角度出发,还是从经营角度出发, 银行效率的研究已经变得极其重要。.与速度和粗放式经营相比,效率是一个 深层次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发展与活力对整个 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 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努力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可持续 发展的关键。 随之而来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如何衡量?提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目前,国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还不够深入,相对比较薄弱。 就效率的衡量来看,现有文献大多考察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某一方 面,将某一特定效率作为“银行效率”进行考察,缺乏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 的全面研究.本文将效率界定为实际水平与最佳水平的距离,这个距离既包 含银行自身投入产出问关系的比较,也包含银行同业间的比较。由于将各具 体效率统一为一个整体还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即使统计运用水平相当高的 国家,如美国,研究者发现目前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效 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规模经济、技术效率和利润效率,先分别研究,后 综合评析。就规模经济而言,它考察的是银行能否通过改变投入、产出水平, 降低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相对情况:就技术效率而言,它考察的是银行能 否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比,提高自身内部运行效率;就利润效率而言,它考察 的是银行同业间利润水平的差距。本文不单独论证成本效率,只在必要时作 出辅助说明,原因在于:一方面,对银行而言,利润的重要性高于成本;另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一方面,规模经济实质上就是基于成本的分析。 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一般而言,应当包括能够体现银行业特征与个体 银行差异的变量。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 合作竞争几个因素的特殊性及其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原因之一正在于他们体 现了我国银行业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这也是对“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之 争”的回应。 本文研究的目的既是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验证,也是为未来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寻找方向。鉴于我国政府主导型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路径, 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产权与市场结构背后的政府行为,为国有商业银行效率 研究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角。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述评。本章就商业银行效率测度、 效率影响因素、国内效率研究现状分别进行文献综述,指出国内研究的不足 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及银行业突 出的特征在于产权、市场结构和合作竞争机制,这几个方面是影响国有商业 银行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章就这几个方面与效率的关系展开讨论。就产 权而言,产权与效率关系形成了产权论与超产权论之争,产权对效率的作用 路径不仅通过产权特点及功能,还通过产权结构的约束与制衡,后者形成了 包括“状态依存所有权”在内的产权结构理论。就市场结构而言,市场支配 力理论(MP)与相对市场支配力假说(RMP)均认为占据市场支配权的银行可 以获得较高利润,表现为高利润效率,安逸生活假说(QL)认为由于“安逸心 理”,大银行管理能力与规模控制的动力不强,这减弱了管理者对银行自身的 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控制的注意力,银行效率往往不高。本文除同意上述论 点外,还认为银行业的适度垄断为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创新银行因此可以 带来效率的提高,创新的外部性也使得其他银行获益。可见银行市场结构与 效率关系未有定论,因效率研究视角不同可能出现差异。就合作竞争而言, 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竞争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拓展业务。 第三章: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分析。本章结合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及整个银行业的实际状况,重点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银行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lllss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