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8s《8s3
摘要
本论文从文化视点研究中韩两国儒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
历史时期的特点。重点放在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与礼仪文
化为主的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的比较研究上。
儒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
便形成了具有韩民族特色的儒教文化。本论文在比较研究中韩两国儒
文化意识时,从多个侧面考察儒文化的相关问题即要考查两国人对儒
文化研究方法上的异同点,也要考查中韩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以及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等等。
所以,对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中韩两国儒
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和相异性,进而有助于促进两国问
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这一点便是本论文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之
、
所在。
本论文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了文献资
料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合理吸收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以在中韩两国同时进行的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为依
、
据,全面、系统、深入地对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进行比较研究。这一
点正是与以往的任何有关儒文化研究不同的地方,也是本论文的创意
性之所在。
全文共分六个章,每章具体阐述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由论文的基本观点及选题意义、研究的动态
及方向、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组成。
第二章对中韩两国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第三章阐述了中韩两国儒家(教)文化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儒学
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由孔子建立的,他的思想体系构成了儒学的基本特
征。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也是韩国古代朝鲜传统文化的
主导思想。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以及与鹾方的异质文化交
流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总体
来看,中国儒家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
包容性,二、重视整体观念,偏重直觉思维。中国儒家文化不仅贯穿
于儒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成为独立于其它文化体系的基本标志,
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韩国儒教文化的特征主要是受到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后来出
现的宋明理学不过是先秦儒学的发展和强化。由孔子创立的儒学的基
本特征在整个儒教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改变,其原来的特征和本质
在韩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强化。
相对“儒家”韩国比较普遍使用“儒教”一词,但中国没有“儒
教思想”的说法,只有“儒家思想”。但是韩国的“儒教思想”起始
于三国时期,之后也陆续接收了儒家新学派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国的儒家和韩国的儒教产生了差距,但是在本质上都是继承了同样
的思想,因此还是可以加以比较的。根据研究的角度,学者都会使用
“儒教”和“儒家”,但韩国人使用“儒教”一词,故此称之为儒教
2
文化,中国人则用“儒家思想”一词。在两国的比较部分将儒教和儒
家统称为“儒文化”,但是在比较两国问儒文化时,韩国的称之为“韩
国儒教文化”,中国的称之为“中国儒家文化”。
第四章论述了中韩两国儒文化的发展过程。对于儒家文化的发
展,中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本论文倾向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划
分。
中国的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它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即意秦原始儒学、汉代儒学、宋
明程朱儒学和现代新儒学。
儒家文化自孔子时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口号,再到现代新儒学出现,延续了近二千五百年。
自从孔子创立儒文化体系以来,经历了诸子百家的攻击与非难,
秦时遭受“焚书坑儒”的打击,以及清末民国初期儒家文化的危机等
曲折发展的过程。虽然现在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意识和思想当中淡薄
了很多,但儒家文化仍然不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的
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唐君毅、张君励、徐复观等联合著名的《中
国文化与世界》一文,对中国文化反思过去、诊断现在、展望未来,
对中国儒家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韩国的儒教文化形成子三国时期。韩国儒学在朝鲜三
文档评论(0)